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統編教材主編『揭秘』新教材新在哪兒
2017-08-29 07:03:49 來源:新華社  作者:胡浩 施雨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統編教材主編『揭秘』新教材新在哪兒

  新華社記者胡浩、施雨岑

  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三科教材,將於今年9月1日秋季學期開始在全國所有地區初始年級投入使用。這三科統編教材有哪些內容和特點?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執行主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高德勝介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共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區與公共生活、我們的國家生活、我們共同的世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共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道德與法治教材介紹了傳統節日、民歌民謠、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輝煌科技成就等內容,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和感受力,引導學生感受自身成長與中華文化的關系,增強文化自信。在革命傳統教育方面,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珍視祖國的歷史。在法治教育方面,有機融入法治知識,注重培養法治意識,根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把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其他冊次教材結合相關內容分散嵌入,確保法治教育貫穿始終、全程不斷線。小學涉及30多部法律法規,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溫儒敏教授介紹,語文教材采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雙線組元的方式編排。以人文主題為線索,統籌安排,有利於發揮語文學科進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優勢;將語文素養作為另一條線索,精選典范文本,安排必要知識,優化學習策略,有利於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

  語文教材一至六年級每冊6至8個單元,由課文、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板塊組成。每單元3至4篇課文,語文園地包括『日積月累』『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等欄目。七至九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各單元穿插安排『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欄目;八至九年級每冊設置1個『活動·探究』單元,突出任務性學習理念。

  歷史教材注重按照『點』『線』結合的方式編排教學內容,『點』是具體生動的重大歷史事實,『線』是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學生唯物史觀,了解和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義務教育歷史統編教材執行總編、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葉小兵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的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及它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同時,教材系統介紹了中華民族近代斗爭史,突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建立和不斷發展的歷史,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決定作用給予了充分敘述,使學生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此外,歷史教材還包括民族團結教育和國際理解教育,並十分注重加強國家主權意識和海洋意識教育。

責任編輯: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