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夢實踐者】老船閘人的女兒和她的世界領先級排檔法
2017-08-28 17:45:57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羅靜工作照

  央視網消息:『作為老船閘人的女兒,在這片生我養我的三峽水域指揮船舶,讓他們快過閘、過好閘,一直是我最大的光榮與夢想。』羅靜說。她在三峽葛洲壩樞紐河段從事通航指揮工作近20年,總結出『預排檔、細排檔、精排檔』排檔法,將每閘次船舶過閘時間平均縮短12分鍾,每年可多過876閘次,多通過貨物400萬噸以上,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6億元。羅靜也因此被譽為黃金水道上的『鏗鏘玫瑰』。

  羅靜是在年近30歲的時候纔正式進入船閘行業的,在此之前,她做過幼師,乾過銷售。2002年,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修建完成,需要從三峽局全局挑選員工,擇優培訓上崗。作為『老船閘人』女兒的羅靜在心裡告訴自己:一定要考上。

  那段時間,羅靜帶著資料和床搬進了單位新分的毛坯房裡,將女兒留在家中交由丈夫照顧。之後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裡,除了睡覺,羅靜其餘的生活就是學習,餓了就吃些盒飯充飢,近200頁的復習資料被她翻卷了角。功夫不負有心人,羅靜最終考上了三峽船閘。

  2007年,羅靜被調入三峽通航管理局指揮中心工作,負責葛洲壩和三峽大壩梯級樞紐聯合調度。此時的她已近不惑之年,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欠佳,這些『突如其來』的新挑戰讓羅靜有些『兩眼一抹黑』。

  『我那時候常常夢見閘室裡還沒有水,船卻進來了,嚇得立刻就驚醒過來。』壓力之下,羅靜從點滴學起,穩紮穩打記下每個細節,爭取每一個環節都弄懂、吃透,很快,她就適應了新崗位。

  每逢羅靜當班,過閘的船舶又快又多,8小時的班,別人過兩三閘船,她卻能過四五閘。羅靜擔心船方聯系不上自己,幾乎時時刻刻都守在工作崗位上,上廁所都是跑著去的。為了省下去食堂吃飯的時間,她選擇從家中帶飯,簡單加熱後就在崗位旁邊吃邊工作。

  憑借這樣的乾勁,羅靜摸索出了『預排檔,預通知,精排檔』方法,達到了世界樞紐通航管理的最高技能水平。2004年10月,該排檔法在三峽和葛洲壩兩大船閘中加以推廣,後來,交通運輸部將其正式命名為『羅靜排檔法』。

  羅靜在同事中有這樣一個稱呼——羅婆婆,這源於她的做事細致、愛操心、交代工作太『囉嗦』。一名與羅靜共事10多年的老同事開玩笑『抱怨』:『每次羅靜交班,總是留下一堆寫得密密麻麻的小紙條,提前把下一班次的情況和安排都寫好。我們要不這麼做,肯定被領導批評,只好跟著她有樣學樣了。』

  2015年年初,『羅靜工作室』掛牌成立。她將技術毫無保留傾囊相授,多個『徒弟』成為工作室和所在單位的骨乾。一名學生曾這樣評價羅老師:她不但技術過硬,而且教徒弟從不藏私,回答問題不厭其煩,並且還樂於從年輕人身上學東西。

  2017年年初,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三峽船閘年通過量為1.305億噸,超過三峽船閘設計年通過量的30%,較2015年增加104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資料來源:中工網中國勞動保障報)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