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對世界未來十年的影響
過去十年,金磚機制為發展中國家做出了表率,未來十年,金磚機制將在國際事務中代表更廣泛的發展中國家利益。2017年中國提出『金磚+』概念,將在現有金磚五國的基礎上,遵循全球化原則,吸納更多重要且有經濟活力的發展中國家加入。這是金磚機制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在進一步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善的同時,將全面提昇金磚機制的代表性和影響力。
目前,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雖然已經超過50%,但在全球的話語權卻非常有限,僅享有世界銀行13%的投票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5%的投票權。未來,隨著發展中國家進一步群體性崛起,這一不平衡將愈來愈凸顯。要想打破這一僵局,發展中國家必須更加團結。尤其是在當今復雜的全球經濟形勢下,經濟增長持續疲軟、貿易活力減弱、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發展中國家要想繼續發展,不能再單一期許發達國家的貢獻,而應該在發展中國家內部形成一個完善的合作互助機制。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金磚+』概念受到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和期待。
未來,金磚機制可以對南南合作形成有機補充。南南合作主要側重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但由於合作方式較為松散,同時缺乏金融資本方面的合作,在全球治理中的影響力較為有限。未來,可在這些方面與金磚機制進行對接。例如,南南合作與金磚機制建立對接機制;更多國家實際加入金磚機制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也可以對南南合作中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在關系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上建立合作發聲機制等。
而在具體形式上,金磚合作機制也將更為規范化和高級化。8月1日至2日召開的第七次金磚國家經貿部長會議批准了《金磚國家投資便利化合作綱要》,對金磚國家之間的投資行為進行規范和協調,將金磚合作機制提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水平。尤其在目前反全球化有所抬頭的背景下,對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信廈門峰會上,在產業合作、危機處置等方面都將會有更多重要的文件被各國領導人簽署。
中國貢獻
如今,金磚國家已從單純的投資概念成為發展中國家重要的合作機制,此外,也是國際舞臺上重要的經濟力量和政治力量。而中國無疑是金磚國家中的領頭羊。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勇於承擔責任,提供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例如,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南非德班峰會上,提出金磚國家合作的四大目標,即『一體化大市場、多層次大流通、陸海空大聯通、文化大交流』;在2015年俄羅斯烏法峰會上,提出金磚國家應構建『四大伙伴關系』,即『維護世界和平的伙伴關系、促進共同發展的伙伴關系、弘揚多元文明的伙伴關系、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伙伴關系』。這些中國方案在金磚機制昇級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大引領作用。而且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經濟發展多年的經驗,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將為他國發展提供有益幫助。
今年,中國作為金磚輪值主席國,將大力倡導開展人文交流,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在政治安全、經濟合作、人文交流『三輪驅動』下邁向新的高度。尤其是中國倡導的『金磚+』模式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善,全面提昇金磚機制的代表性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