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永興邊防派出所:激揚青春樂守天涯。

永興邊防派出所官兵執勤。 永興邊防派出所供圖
這裡屬於西沙群島,是典型的熱帶海洋季風氣候,自然環境惡劣,遠離大陸,孤懸海上,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在西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永興島上,有著一個邊防派出所,它是祖國最南端的邊防派出所,也可以說是全國『管轄范圍最廣』的邊防派出所,它叫海南省公安邊防總隊三沙支隊永興邊防派出所。
該所現有官兵14人,管轄陸地面積約13平方公裡,海域面積約200多萬平方公裡,長期肩負著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安全、海洋權益的神聖職責和維護西沙、南沙、中沙群島400多個島礁及海域治安穩定的重大使命。
因工作成績突出,永興邊防派出所先後被共青團中央、公安部等18個部委聯合授予『青年文明號』集體,2次被公安部邊防管理局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7次被總隊評為『先進黨支部』、8次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7名同志榮立個人三等功。
以練為戰維權維穩鑄就南海尖兵

永興邊防派出所官兵正在巡邏。 永興邊防派出所供圖
自2012年7月三沙市成立後,作為我國最年輕的地級市,三沙市管轄著全國最大的海域,同時也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國際形勢。自西沙郵輪旅游開通以來,在西沙海域發現外籍侵權侵漁漁船280餘艘次,其中不排除有較大比例的外籍偵察船、情報船的嫌疑,使南海局勢風雲突變,海上維穩維權形勢空前緊張、異常復雜,給維護國家南海主權帶來了嚴重威脅。隨著開發開放不斷擴大,人流、物流成倍增長,海上經濟活動日益增多,全新的海上綜合行政執法情況和較為落後的海上救援能力,對邊防官兵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作為維護一方平安的守護者,永興邊防派出所不斷拓展、延伸職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重拳打擊海上違法犯罪行為。在支隊黨委堅強領導下,以提昇戰斗力為核心,以服務實戰為重點,挑選精兵強將組建『海上突擊隊』,協同三沙市政府相關執法部門,主要負責南海海域的執勤維穩處突工作,成為邊防部隊中首支海上專業的維穩處突力量。
2014年5月6日,永興邊防派出所接到報案稱:在盤石嶼海域有一艘外籍漁船正在盜割我方靶船的鋼板,軍事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接到報案後,派出所迅速成立專案組進行部署,並協調南海救助局派遣『南救助199船』協助抓捕。當時,海上風力達7級,浪高4.5米,該所官兵登上『南救助199船』,迎風斬浪,直指目標。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順利到達盤石嶼海域,官兵們立即改乘漁船登上擱淺的我方靶船,將正在盜割鋼板的4名外國人全部控制,立即取證,隨後一舉抓獲其他8名接應的犯罪嫌疑人。至此,一個長期在海上盜竊我軍用設施的外籍犯罪團伙被成功抓獲。
此外,永興邊防派出所堅持科技管海的理念,深化『淨海固防』工程,立足轄區點多、線長、面廣的區位特點,與相關涉邊部門建立長效警務合作機制,推行『鄰裡守望』、『一島一警』、『一島多警』等聯防聯控機制,把沿海轄區管控的『獨角戲』變成『大合唱』。
2012年以來,共檢查上島人員22萬餘人次,勸阻違規出海游客1960人,化解矛盾糾紛1090起,查獲炸藥4680斤、雷管1000餘枚、收繳子彈890餘發,列管『三無』船舶260餘條,在漁民居住較多的晉卿島、趙述島、鴨公島、西沙洲等8個島礁上設立警務碑,一塊警務碑就是一個『前衛哨』,塊塊相連在南中國海鑄造了構成一座堅實的『海上長城』。
海上救援抗風搶險保得一方平安

2015年5月,三沙市首個『藍絲帶志願者服務隊』在永興邊防派出所成立,黨員官兵甘當海洋環境保護的使者,以實際行動承擔起保護海洋環境的重任。 永興邊防派出所供圖
『在距永興島附近海域,有一艘香港籍帆船失去動力,正在海上隨浪漂泊,船上有1名船員,因暈船反應強烈已經昏迷,急需救援。』2014年1月30日,正值農歷除夕,永興邊防派出所值班室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報警鈴聲。
接警後,永興邊防派出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聯合水警區組成救援小組,緊急趕赴事發海域。經過半小時的仔細搜索,救援小組終於在距永興島4海裡的海域,發現了遇險的香港籍『SEAJAY』號機械輔助帆船以及船上黃某等4名船員。在對黃某進行簡單護理後,救援艇立即將該帆船拖至永興島碼頭,並將遇險船員緊急轉移到醫院治療。在醫務人員的檢查治療下,患者黃某最終轉危為安。由於『SEAJAY』號突發機械故障,永興邊防派出所還為4名船員安排了住宿,並邀請他們參加年夜飯和春節娛樂活動,讓船員們度過了一個溫馨難忘的春節。
對於長年與大海為伴的三沙漁民而言,一旦海上遇險得不到及時救助,後果將不堪設想。永興邊防派出所主動作為,探索建立了海南省首個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聯合救助機制,為挽救漁民群眾生命爭取了寶貴時間。
『我們的8條命都是被邊防官兵撿回來的,要不然我們早就沈入大海喂魚了!』回憶起2014年8月28日那次海上遇險,漁民陳有詩至今心有餘悸。當天下午,『瓊陵水13398』號漁船在永興島南面3海裡海域突遭旋風巨浪,船上8名漁民棄船逃生。接到報警後,該所立即啟動聯合救助機制,迅速將情況通報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同時派出8名官兵組成的救援小分隊,乘坐救援船艇趕赴事發海域救援。經過多方聯動,遇險漁民全部獲救脫險。
三沙地處南海深處,每年經過這裡的臺風近20個。近年來,永興邊防派出所不斷完善防臺風救助預案和搶險救援應急機制,時刻枕戈待旦預備突發情況。
2016年10月18日,第21號臺風『沙莉嘉』登陸海南,中心風力達14-16級,三沙邊防支隊全警動員,全力做好防抗臺風工作。
據永興邊防派出所黨支部副書記賀勝介紹,在臺風『莎莉嘉』來襲期間,全體官兵不顧自身安危,協助將永興島、七連嶼、永樂群島的195艘漁船全部安全轉移上岸,督促422名漁船、漁排就業人員撤離,安全轉移各工地工人614名。近5年來,永興邊防派出所開展防抗臺風工作50次,幫助加固漁船1000餘艘次、房屋300餘間,參與救助遇險漁船民300餘人次,協助轉移傷員40餘人次,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達上千萬元。
走島訪礁務實為民凝聚魚水情深

官兵與駐島作業漁民群眾一起舉行昇國旗儀式,不斷激發官兵、駐島漁民的愛國熱情、主權意識和守土有責的使命感。 永興邊防派出所供圖
『愛國愛島、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常備不懈,團結創新、樂守天涯』。在三沙市永興島碼頭,矗立著一塊西沙精神紀念碑,每讀一遍,都給人的心靈帶來巨大震撼。
在這裡,雖然精神文化匱乏、生活物資短缺,但該所官兵的愛民情懷和服務機制卻在持續不斷的增加和創新。2014年以來,該所以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為契機,深入到各小島、漁村、建築工地,訪民生、問生計、解疾苦。
通過走訪,發現漁民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吃水難。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官兵們頂烈日、戰狂風、斗惡浪,一次次往返於各小島之間,鑽礁穿石尋水源,在地表溫度有時高達50度左右的氣候條件下,先後在趙述、晉卿等小島上為漁民成功開掘5口淡水井,股股甘泉滋潤了每一位駐島漁民群眾的心田,大家都親切地稱它們為三沙的『愛民井』『邊防泉』。
官兵們幫助漁民解決吃水難的故事廣受群眾贊譽,其他的愛民故事也同樣被當地漁民群眾廣為傳頌。三沙地區天氣炎熱、久不下雨、很多小島幾乎寸草不生。為了改善島上漁民的生活環境,永興邊防派出所的官兵每次下小島執勤巡邏時都要帶上幾十棵樹苗和優質紅土,和島上漁民們一起栽種椰子樹,為漁民們營造舒心的生活環境。現在走在永興島、趙述島、晉卿島等島礁,到處可見椰子樹、木麻黃、羊角桐等隨風搖曳,令人心曠神怡。截至目前,該所官兵已經在甘泉島、鴨公島、趙述島等小島共栽種椰子樹800多棵,極大美化了海島環境,改善了漁民們生活條件。
『愛民固邊魚水情,漁民群眾貼心人』『危難見真情,軍民魚水情』『愛國固邊,人民衛士』……在永興邊防派出所的歷史館裡,一面面群眾答謝救助贈送的錦旗,充分展示了該所官兵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以來,該所官兵共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千餘件次,成立了『愛民電影放映隊』為漁民群眾播放電影46場,開展『送法律、送文化、送醫療、送溫暖』活動26次,放宣傳資料900多份,編發手機短信700餘條,送出各類書籍報刊500餘本和一大批藥品、生活用品,受到了轄區群眾一致好評,在南海上空唱響了一曲曲動人的愛民贊歌。(中國青年網記者劉芊芊)

夕陽下,永興邊防派出所官兵的青春剪影。 永興邊防派出所供圖
記者感言:
在這座常年被烈日炙烤的『火島』、臺風肆虐的『風島』上,他們以島為家,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聲無息地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島、守島戍邊、樂守天涯』的西沙精神。
今日的三沙,之所以成為『南海明珠』,充滿永不凋謝的生機和活力,正是因為歷代駐島官兵,用他們的赤膽忠誠譜寫的新的愛民贊歌,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祖國南海的安寧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