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臺商徐正文第一次踏上東北的土地。那時他要先搭飛機到香港,再轉機到哈爾濱,漫長的旅途頗費周折。如今,這一切已成為歷史。用卡式臺胞證在網上訂好機票,徐正文從哈爾濱直飛臺北只需要4小時。
『感謝卡式臺胞證,為我們行走兩岸的臺胞增添了方便,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可能。』如今已是哈爾濱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的徐正文說。
臺胞證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的法定出入境證件。2015年6月,大陸方面宣布對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實行免簽注,並將對臺胞證進行電子化昇級改版,提昇證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當年9月,卡式臺胞證在大陸全面實行。
據大陸出入境管理部門介紹,卡式臺胞證參照電子卡式旅行證件的國際標准設計制作,取消了簽注區,對登記項目和可視信息進行了精簡和優化,內嵌安全智能芯片,可由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自動查驗對比,並采用數字安全防偽技術等多種安全措施。
兩年來,大陸方面共簽發卡式臺胞證180餘萬本。對這一便利臺胞來往、居留大陸的措施,各地臺胞紛紛『點贊』。
徐正文說,舊式臺胞證每三個月要申請簽注一次,不僅費時費力還費錢,也成為交流、辦事的羈絆。由於舊式臺胞證的證件號碼和簽注次數是連在一起的,簽注次數的改變還容易造成證件號碼識別錯誤,給臺胞出行帶來不少困擾。使用卡式臺胞證後,這些困擾都已成為『過去式』。
『卡式臺胞證使用起來挺方便!』全國臺企聯產業發展小組副主任委員江家瑋說,它不僅攜帶方便,入境、出境也更加便捷,許多臺胞都有與他一樣的感受。
江家瑋1991年就來到大陸發展,先後去過多個城市。2005年他來到位於江蘇北部的宿遷,看重這裡的後發優勢,投資興建酒店,今年起又著力發展生態農業。他認為,卡式臺胞證等措施的出臺,是大陸方面對臺胞釋放的巨大善意,也解決了臺胞多年來在出行、購票等方面的難題,為廣大臺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身為在蘇州創業的臺灣青年,王之邑每年在蘇臺兩地的時間各佔一半。提到卡式臺胞證,他很『有感』地說,新證比起傳統紙質臺胞證,在互聯互通、電子信息化等方面都有很大改進,為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大便利。
『不過,卡式臺胞證的配套設施還需要繼續強化。比如現在持證到高鐵站取票必須是指定的機器,數量很有限,有時候無法成功取票。』王之邑說。
據國臺辦發言人此前透露,大陸鐵路部門通過優化調整鐵路售票系統,加裝改造自助售取票機等措施,已陸續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南、福建等地火車站推出臺胞自助購、取票服務。中國民用航空局也表示,全國各大機場近800臺自助購票設備已支持手工輸入臺胞證購票,近1700臺自助值機設備自動識讀臺胞證改造工作也在加緊推進中,預計年內可實現臺胞自助值機。
江家瑋表示,要從硬件、軟件等各方面解決臺胞證配套設施昇級換代,需要一個過程,廣大臺胞應秉持同理心去看待。至於一些島內媒體炒作的『智能芯片搜集臺灣民眾個人資料』,他認為與事實不符。『卡式設計本身是一個新事物,也是一種趨勢。與過去的紙質證件相比,錄入信息還少兩項,不顯示持證人的職業和現住址,不存在搜集個人資料的問題。』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盡快解決臺胞證號碼8位數改為18位數的技術問題,以適應大陸迅速發展的社會電子服務系統,更加便利在陸臺胞生活。
北京大學臺籍博士生王裕慶說,如果臺胞證號碼昇級為與大陸身份證一致的18位,將為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提供極大便利。『以前臺胞如果想申請微信公眾號、使用共享單車、在求職網站上傳簡歷,都會因為臺胞證無法識別而失敗。如果能突破這一瓶頸,將是廣大臺胞的一大福音。』
據統計,2016年臺灣居民到大陸573萬人次,比2015年增加30萬人次,年增4.2%。(查文曄、張展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