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動物園零距離自駕游或遭淘汰
2017-08-25 11:06:51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追問二:

  游客簽『生死契』園方免責?

  在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游客在進入園區前需簽訂《自駕車入園游覽協議書》,被網友戲稱為『生死契』。協議中使用黑體加下劃線的方式強調,游客自駕車游覽猛獸區時『必須關閉車門鎖,嚴禁離開自駕車輛,嚴禁攜帶和投喂食物,嚴禁開窗,嚴禁逗留,保持順暢通過。』

  正因為協議上的白紙黑字,不少網友都在譴責游客擅自開窗的行為,稱游客不守規矩、『找野生動物碰瓷兒』,後果理應自負。那麼擅自開窗投喂的游客是否要承擔全部責任?

  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認為,現階段並沒有專門針對野生動物園管理的法律法規,因此游客進動物園前簽署了《自駕車入園游覽協議書》後就應當遵守規則。另有法律人士援引侵權責任法第81條規定稱,『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不過在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看來,園方並非『全無責任』,除游客自身原因外,園方也應該找管理漏洞和問題。『園方能否免於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應當承擔多大比例的民事責任,關鍵還得結合事實和法律,看其舉證情況,再作判斷。』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負責人表示,在經營行為中,保護消費者安全是經營者的第一責任;在責任主體中,經營者是保護消費者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消費者『違規』不等於經營者無責。

  據了解,『7·23』事故發生一年後尚未開庭。家屬方將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方面起訴到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要求賠償各種費用共計155萬元,但園方曾公開表示『只願意從人道主義考慮給予15%的賠償』。

  追問三:

  『零距離』自駕游考驗素質?

  野生動物園內猛獸傷人,讓游客和動物園兩敗俱傷,野生動物園這一旅游業態也很受傷。

  『7·23事件』後,北京另外一家野生動物園——位於大興榆?的北京野生動物園冷清了不少。北京野生動物園副總經理馮英群說,在一系列猛獸傷人事件後,『游覽野生動物園存在安全風險』成了很多人的固有印象。

  記者了解到,游客與猛獸『零距離』相處的自駕游模式在國內僅有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和秦皇島野生動物園兩家。中國動物園協會理事彭真信對此表示,『零距離』自駕游覽模式仍存安全隱患,呼吁從業者應主動淘汰落後的運營管理模式。他說,與猛獸『零距離』接觸的自駕游游覽模式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隱患,游客自我約束能力差異大,無法從根本上規避安全風險,目前在行業內已逐步被淘汰。

  在國內外,多數野生動物園都采取另一種更安全的游覽模式:如北京野生動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等自駕游覽區,都通過隱蔽的壕溝、水域、地下電網隔離等物理方式,把猛獸與游客隔絕開來,游客可以看到猛獸,但彼此間保持著安全距離,互不打擾。記者游覽北京野生動物園時發現,游客在猛獸區自駕禁止下車和投喂,投喂全部由工作人員負責,游客只能在園方指定的溫順食草動物區投食。

  國外野生動物園還對游覽行為作出了嚴格規定:如美國黃石公園規定,自駕游乘客必須隨時待在車裡,隨意喊叫吸引動物注意都是違法行為,還會給游客發放防熊噴霧;不少非洲國家的國家公園至今都禁止自駕游,所有進入保護區的游客必須乘坐旅游公司安排的專車。

  彭真信呼吁,相關部門應加強涉及野生動物游覽項目的整體布局,嚴格運營規范,提高准入門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教授王興斌則建議,應加大對違規游客的懲罰措施,並將其列入不文明旅游的黑名單。(潘福達)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