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80後女第一書記的精准扶貧記——記澤州縣晉廟鋪鎮北羅西村第一書記申雲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錢龍)翻開山西省晉城市信息中心駐村第一書記申雲的工作日志,扉頁上寫著:無論扶貧的路有多難,咬緊牙關。不負組織、不負群眾、不負青春、不負自己。厚厚的兩大本日記,記錄著兩年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老百姓的訴求,工作中的困難,思想上的迷惑,無法馬上解決的問題……一項項數據,一個個名字,一筆筆標注,如果不知道她只是在這裡掛職的第一書記,不知道她是個女同志,還以為她就是北羅西村的原著村乾部,大老爺們兒。
扶貧,從哪兒畫出第一筆
北羅西村共有99戶,251人,貧困戶48戶,115人,貧困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的45%。村裡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集體經濟收入為零,脫貧任務十分艱巨。
面對一個經濟實力薄弱,留守村民基本都是老弱病殘的貧困村,申雲想要找到一個不需要老百姓投入過多資金、勞力,但又能夠有穩定收入的項目。經過和支村兩委、包村乾部、幫扶單位、駐村幫扶工作隊一個多月反反復復的討論商量後,立足村實際情況,在高喜全縣長的支持下,『光伏發電』產業脫貧項目提上日程。

她總是親力親為,為百姓所想,她說,這些事都是咱老百姓的自家事,要乾就得乾好
村主任閻志立:『剛開始我是不同意上這個項目的。因為我和老百姓一樣,都擔心自己貸款沒有辦法還,擔心沒有掙到錢,反倒還欠了銀行的錢,更加貧窮。後來申書記和幫扶單位找到碩陽光電,通過多次溝通協商,最後由碩陽光電墊資近400萬,在村裡進行了高低壓線路整改,新裝2臺250千瓦變壓器,給62戶安裝了光伏發電板,總裝機容量421.5千瓦。包括貧困戶35戶,涉及87名貧困人口。老百姓身上沒有一分錢的貸款,那是純收益啊!按照每天年平均日照時間為4小時計算,全村一天至少可發電1800度。每度電價1.05元,平均每戶每年可增收1萬元,全村每年可增收60餘萬元。從2016年6月1日並網發電至今,已發電80萬餘度。全村共計增收80萬多元,『光伏發電』已成為北羅西村實現整村脫貧致富的主打產業。
說到『光伏發電』,申雲說:『想起老百姓最初的排斥拒絕到現在的認可接受,中間真的做了不少工作。光是挨家入戶講政策就不下70次。特別很多村民年紀大了,理解相對慢些,一句話需要反復說,反復解釋,做工作做到口乾舌燥、嗓子發炎是常事,不過好在項目順利完成了。特別是2016年底,給貧困戶光伏發電項目補貼的5000元打到銀行卡的時候,老百姓那個高興勁兒,他們跟我說可以過一個好年了!真為他們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