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空間站將開展更多國際合作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介紹,這次海上救生訓練,是我國面向空間站建設和下一步運營進行的重要訓練,也是載人空間站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載人航天領域,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也要走國際合作路線。』楊利偉說,我國載人航天發展25年來,形成了一整套獨立、系統的工程建設管理及人纔培養體系;歐洲航天局長期參與國際合作,特別是在國際空間站建設及飛行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雙方各有優勢,也有許多共同需求。
此外,中國載人航天也已經和俄羅斯、法國,以及亞洲、非洲的多個國家開展了大量合作,並與意大利、聯合國外空司等國家和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我國計劃於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楊利偉表示,未來的國際合作可以從多個方面開展。一是平臺技術合作,可以是單項設備或組件、分系統乃至艙段級合作,比如空間站上預留艙段接口。二是空間應用合作,包括在空間科學應用及航天醫學等領域,采取聯合研究研制、搭載實驗等形式。三是航天員選拔訓練合作。『現在已有十多個國家提出請我們選拔和訓練航天員。』他說。
『我們不排斥任何一個國家,歡迎各國加入空間站方案設計,從建造到運營都參與進來。』楊利偉說。記者付毅飛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