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女子網購透支十萬無力償還:網貸消費沒那麼美好
2017-08-23 19:10:41 來源:東北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女友沈迷網購,半年時間裡通過網絡貸款透支消費10多萬元,男友無力償還又捨不得分手,一時想不開欲跳江自殺。澎湃新聞22日從杭州警方了解到,該男子近日在錢塘江自殺時被救下,經民警勸說,他打消了自殺的念頭。(8月22日澎湃新聞)

  近日,『女子網購透支十萬』登上熱搜榜,再一次將網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如今,互聯網金融成為炙手可熱的概念,網貸平臺的發展也日趨火熱。填寫幾張表格、錄入幾項信息就能分分鍾拿到錢。很多人眼前會有一手拿錢的片面假象,只注意到拿錢之『得』,忽視背負債務之『失』。因此在利誘之下失察,自陷風險。該名女子就是陷入了消費的一時之快,而忽視了自己要償還的現實。這不禁警醒我們很多年輕人,網貸真的沒有貸款公司口中所說的那般美好?

  網貸作為一種民間借貸形式,由於金額小,對象又是深諳互聯網思維的年輕人,因此,其慣於通過網絡提供服務。互聯網上的經營不需要面對面進行,這既為交易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制造了受眾的對產品審查障礙。很多貸款公司在向用戶推銷業務時,往往不如實告知借款的真實風險,不詳細告知貸款利息、違約金、滯納金等收費項目的計算方式和可能金額,反而經常是以『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門檻、低成本進行欺騙誘導。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較弱而又消費欲望旺盛的用戶上當受騙,從而既侵犯了『金融服務』消費者的知情權、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又有欺詐誘導之嫌。再加上沒有相關的提醒服務,導致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借貸金額時已經高到無力償還了。

  事實上,引發惡性事件如『裸貸』『高利貸』『導致貸款人自殺』等的多為披上『互聯網外衣』的網貸。網貸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需要借貸人特別注意。

  當然,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的看。網貸行為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也確實滿足了人們超前消費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解了很多人急需用錢的燃眉之急,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所以網貸是把雙刃劍,我們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甄別借貸平臺的能力,選擇信譽度高、利率適當的借貸平臺,用好這把利器。同時我們要有『紅線意識』,量力而行。網貸消費真的沒有那麼美好,很多時候,人們認為的那些優點,不過是想當然。所以網貸雖易,還貸不易,且貸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