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靜

李衛軍在輸電塔上補裝M銷
今年39歲的李衛軍,是國網駐馬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專業帶電班技術員。近二十年的一線工作中,他出過車禍、被狗咬傷過,還夜宿過雞窩,但他最終憑借常人難以企及的勤奮與毅力,從一名初中還未畢業的小青年成長為了一名電力系統的技術專家,還帶領著一批重點大學畢業的學徒。
多年來,他先後主持編寫了16篇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參與編寫了7本電力書籍;成功研制出新型多功能地線提昇器、雙分裂導線提昇器等100餘項新型工具,其中65項已獲國家專利局實用新型和發明授權,為企業增加效益近千萬元。
永不服輸邁出創新路上第一步
談起李衛軍的發明情結,還得從2000年說起。
那一年,在駐馬店供電公司110千伏遂李線檢修中,李衛軍負責更換一個損壞的線路金具——U型環,因為經驗不足,再加身體單薄,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依然無法將重達200多斤的避雷線扛起,後來在同事的幫助下纔勉強完成任務。這件事讓年輕氣盛的李衛軍久久不能釋懷。
『能否發明一種既省力又安全的機械裝置,可以讓作業人員在高達21米的危險環境中輕松自如的地完成操作呢?』李衛軍的腦海中萌生出一個想法,並迅即激發了他發明的欲望。就這樣,崗位的驅使,工作的需求,牽引著他踏上了發明之路。
但是,對於一個只上過技工學校,且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學徒工來說,要取得成功談何容易?李衛軍深知自己閱歷淺薄、知識匱乏,但他堅信『勤能補拙』。為了掌握更多的專業理論知識,攻克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關口』,他開始不斷給自己『充電』。那些日子,他光顧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業餘生活幾乎全部是試驗和學習,這些努力,讓他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迅速提昇。
2001年7月,杆塔地線提昇器研制成功,並獲得河南省電力公司青工創新創效三等獎。初戰告捷,李衛軍邁出了創新路上的第一步,這也給他繼續創新注入了信心,以後的工作中,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技術創新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