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
父母幫他還債,他為面子又『下水』
資金鏈即將斷裂,小張開始『拆東牆補西牆』,又從其他網貸平臺繼續貸款。到2016年上半年,小張已從20多個網貸平臺上貸款總計6萬多元。小張告訴記者,他算了一下,這其中只有2萬多元供自己吃喝和買東西,剩餘的都是利息。
走投無路的小張只好跟父母坦白。2016年6月,小張的父母一次性清償了所有的6萬元債務。
父母本以為兒子會吸取教訓,然而好景不長,2016年10月,小張的朋友在老家投資急需用錢,找到了小張。礙於面子,小張又從之前的網貸平臺借款1萬多元。可是,朋友借的錢並沒有及時還上。無奈,小張再次從七八家小貸公司借款3萬元。
這一次,家人每月只給小張1200元生活費,小張能做的就是繼續『拆東牆補西牆』。更糟糕的是,小張還通過中介公司借了高利貸。借款1萬,實則到手只有8000元,還款時間為半年,每月還款4千元,總計還款2萬4千元。
2017年5月,要賬公司給小張父母發了短信要錢。隨後,父母再次幫助小張一次性還完所有的欠款,還款約10萬元。
沈淪
拆東牆補西牆,最終被高昂利息壓趴
2017年6月,小張開始大三實習,他被分配到某電子公司。7月20日,小張接到指派,到西藏出差。『難得去一回西藏,總要好好逛逛。』小張打算購置一套裝備,此時他還沒有實習工資,每月的零花錢也被限制。於是,他再次借款。因為之前有多次借款的經歷,很多網貸平臺已經不給他放款。於是,他通過微信公眾賬號找到一些貸款公司進行放款。這些公司放款額度更大,周期也快,不過利息很高。
小張通過『速速貸』和『同信緣』兩家公司,分別貸款3600元和2500元。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僅在這兩個平臺上總計貸款了20餘次,金額超過7萬元。除此以外,他還在各種小貸公司借款,總計11萬餘元。
小張說,貸款主要是用於償還之前的貸款,一環套一環,最終被利息壓趴了。8月21日是最後的還款期,這一天,小張要還款1萬。
紫牛新聞記者從警方獲悉,小張目前已由其父母帶回,父母准備再次幫助小張償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