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治理教育生態需要政府、學校、行業自律等多方努力
盡管女兒已經在北京市重點中學學習,而且考試成績在全年級排名第六,可是鄒女士還是後悔當年沒給孩子報奧數培訓班。『因為沒有學過奧數,所以在初中分班時沒能進入實驗班,即使分數排在前面,也享受不到實驗班的師資和競賽機會。』
『這種情況比較典型,說明我國的教育評價方式亟須改革和優化。』劉希婭說,這些問題正在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年初,南京、長沙等地公布的小昇初考試新政策中明確取消招生與奧數成績掛鉤。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昇初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報讀這些培訓機構,最重要的就是看各種學科比賽名次以及一些知名培訓機構的統測排名。
劉希婭坦言:『中國的民辦培訓機構之所以泛濫成災,是因為被利益綁架了。』對此,劉希婭建議教育督查機構對學校違規行為給予及時、嚴厲的查處。同時,家長看到校方有暗開口子違規操作的,也要積極舉報,絕不能縱容這種違規操作侵害孩子們公平受教育的權利。
早在2008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就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應立法禁止公職教師有償家教』的建議。周洪宇說,老師熱衷課外有償家教,將嚴重影響教師的上課質量,最終對受教育的孩子造成影響,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近日,南昌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有償補課等十條禁令。
在不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中,要求家長做到理性思考和正確判斷非常不易。治理教育生態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加強政府監管、學校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和家長正確對待等五個方面來解決。
民辦教育機構雖然在工商部門注冊,但因為涉及教育,所以教育部門也有管理責任。對於任何違法違規行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工商部門和物價、文化等部門,都有監管職責。
同時,周洪宇建議盡快建立正規的民辦教育行會組織,制定行業規范、定期出臺紅黑榜加以引導等。他認為,組織代表委員和社會公眾成立社會組織,積極對民辦教育機構進行社會評議、加強公眾監督和輿論引導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