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網河南分網8月18日消息 (文/圖雷燕超)他那寧靜淡然的表情告訴你,他有著歷經滄海的廣博閱歷;他那南陽人特有的質朴鄉音,好像在傾述著他那熱血濃於水、求藝報桑梓的眷眷之情。他對書畫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玉雕巧妙融合使之成為河南省玉雕產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吳元全,藝術造詣深厚、德藝雙馨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吳元全,河南南陽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家』、全國勞動模范、南陽玉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河南省文化產業十大領軍人物、河南省文化產業專業技術拔尖人纔、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辛勤歷練開啟人生藝術起點
1968春節前夕,按照農村傳統習慣,出門在外的人快回去過年了。而此時雙膝患上風濕關節炎的吳元全,確實無力再去『河工』擔土,上高坡。回到家又怕遭人非議,於是他背起了被子,獨自流浪在舉目無親,人地兩生的鄧縣(現在的鄧州市)開始了他的流浪賣畫生涯。
吳元全每天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都不怠慢,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而且每天生活很有規律。早上他六點起床,借宿在哪個單位,就給人家打掃衛生半小時,之後利用一個小時時間,邊跑步,邊背誦唐詩宋詞或一些文學作品,早餐後開始一天緊張而有緒的勞作。晚上回到住室,他經常找來單位職工給他們畫像練素描。吳元全接了很多活,他夜以繼日的作畫,有時一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在業務增加的同時,吳元全也宣傳了自己,他在鄧縣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雖然一天的辛苦,常常使吳元全身心疲憊,但他一拿起畫筆,馬上就精神振奮,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繪畫之中,疲勞隨之煙消雲散。他住到哪裡,牆壁上就貼滿了人物頭像的素描。每隔一段時間,他還把縣城內美術界的老師請來幫助指導,以此提高他的素描水平。他學習文學作品不理解的地方,也經常找語文老師請教。在理解的基礎上他背誦了很多詩詞和文學經典名篇。
吳元全有著令人欽佩的毅力和旺盛精力,幾十年來,不管是在鄧縣街頭餐風露宿艱難謀生,還是位居企業領導,事務繁多忙碌,他從未改變過的一個習慣便是每天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