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水廠員工操作失誤 4萬居民自來水管流出綠色液體
2017-08-18 09:54:58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8年的取水口能否適應現在需求?

  巴河鎮居民懷疑是造紙廠和化工廠污染,巴河鎮黨辦主任詹良鴻介紹,目前該造紙廠還在修建當中,並未進行生產,因此不可能排出造紙污水,也沒有發生過化工廠泄漏事件。至於養殖污染,過去10年,由於巴水河長期有沿岸居民搞網箱養殖,從團風縣上巴河一直延伸到浠水縣下巴河的入江口,形成一條長達10多公裡的污染帶。但目前所有網箱已經被團風縣和浠水縣執法部門拖上岸搗毀,消滅了最大的污染源。

  那麼水面上的綠色漂浮物是怎麼來的呢?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巴河鎮緊鄰長江,與鄂州燕磯鎮隔江相望,巴河自來水廠的取水口距離長江的直線距離約1.5公裡。

  巴河的出水口在巴河鎮的長江邊,每年汛期,長江水位上漲,巴河的水便會倒流,大量漂浮的垃圾會湧進巴河鎮的自來水取水口河段,而上游又不斷往下游排水,導致巴河水段水質不能及時流動,成了一灘死水。除14日人為事故外,之前當地民謠就傳『巴河的水有泥』,也許與一灘死水有關。

  巴河自來水廠建於1979年,至今已有38年歷史,當初設計日生產800噸。當時選址也許有其一定道理,但按目前的需求,該取水口還符合現在巴河居民的要求嗎?

  按巴河鎮政府提供的檢測數據,水中餘氯、渾濁度、色度等主要指標均符合國家飲用水標准。但自來水廠取水口綠色的漂浮物是不是富養化導致污染?之前居民反映有異味發黃是否對人體有害?

  部門回應:將重新考察論證確保用水安全

  巴河鎮政府胡均喜鎮長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目前該水廠有4萬居民在用水。2014年,巴河自來水廠改制成民營企業,由3名股東組成。在改制後,鎮政府主導對水廠進行了改造,當時引進的是先進的過濾設備,通過高壓旋轉分離出泥沙,再經過沈淀,當時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隨著人口的增多,用戶的增加,導致自來水廠不堪重負。

  胡均喜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8月14日發生的人為事故後,該鎮緊急向縣政府進行了匯報,並通過縣政府協調,會同水務局、白蓮大水廠、環保局等單位在巴河鎮自來水廠召開了改造協調會。已確定下周一在巴河鎮組織由巴河鎮政府、發改局、水務局、環保局、住建局和衛計局等部門參與實地查勘。是否還在原地取水,水務局將對取水口進行科學論證,環保局將對巴河水質進行取樣調查,確定巴河水還能否繼續飲用,住建局對鎮區管網進行排查和改造,衛計局則加大對居民用水進行監測。

  胡均喜說,目前該鎮已成立巴河水廠更新改造專班,將會迅速拿出具體方案,讓居民喝上放心的自來水。

  胡均喜向記者透露,該鎮為徹底改變多年來居民飲用問題,提前籌劃對接巴河對岸鄂州國際航空物流機場,計劃籌建一個日產1萬噸的新水廠。屆時,巴河居民將永遠告別目前飲水提心吊膽的日子。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