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比特幣半月價飆50%風險加劇 需紮緊制度籠子
2017-08-18 09:54:58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比特幣交易平臺亂象叢生風險逐漸向金融領域滲透

  比特幣因其可匿名、不受國界限制、不易追蹤等特性,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洗錢、傳銷、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隨著近幾年比特幣交易平臺發展風生水起,比特幣的風險產生了新變化,正逐步向金融領域傳遞。

  『部分比特幣交易平臺將比特幣包裝成一種「一本萬利」的投資品,吸引投資者湧向交易平臺,其中不乏私募基金等金融機構。』趙鷂介紹,通過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交叉滲透,比特幣風險容易蔓延至金融領域。

  同時,不少交易平臺慫恿會員參與高杠杆的期貨交易,自己坐莊暗中操縱市場,虛假交易,令投資人的資產權益難以保障。

  人民銀行透露,今年年初,人民銀行多次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展現場檢查發現,北京的部分平臺未經批准擅自開展融資業務、未充分履行反洗錢義務,火幣網曾因涉嫌市場操縱而被投資者起訴至法院;BTC100存在虛增其平臺比特幣交易規模的情況。

  此外,目前國內比特幣平臺高達數十億元的客戶資金缺乏第三方存管,客戶資金面臨『跑路』風險。近期,央行在對北京地區主要交易平臺的現場檢查中發現,火幣網和OKCoin幣行均利用投資者充值形成的沈淀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合計約10億元人民幣。

  人民銀行北京營管部貨幣信貸處相關人士介紹,一些比特幣交易平臺能夠掌握投資者的轉賬、支付密鑰和口令,一旦平臺經營者決定跑路,瞬間可將大量比特幣轉移至其他地址,平臺經營主體挪用甚至侵吞客戶比特幣資產沒有技術障礙,風險較大。

  比特幣監管面臨挑戰違規平臺應受重罰或關停

  在比特幣風險不斷積聚的背景下,監管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對比特幣及其交易平臺進行清理整頓,多次對主要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展現場檢查,約談交易平臺負責人,引導交易平臺主動采取收取交易手續費、暫停提幣、昇級反洗錢系統等措施。

  監管加大力度清理整頓比特幣市場亂象,取得了一定成效。相比2016年末,北京地區主要交易平臺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大幅下降99%以上,全球以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交易佔比由9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15%左右,比特幣價格變化也由中國市場主導轉為國際市場主導。

  楊義先表示,雖然上半年人民銀行對比特幣市場及平臺亂象加強了監管,但依然存在諸多監管空白。『應盡早確立比特幣的監管框架,確定監管主體,明確業務規則,把比特幣裝進制度和監管的籠子裡。』

  『按理說,比特幣不能兌換成人民幣,也不能用於支付結算,交易量應該逐漸萎縮。但事實上,這幾年國內比特幣價格在大幅波動中不斷攀昇,交易平臺客戶資金存量規模也越來越大,這些交易資金哪裡來?』趙鷂認為,部分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沒有嚴格執行五部委的要求,違規為比特幣交易提供了便利。『應加強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的監管,防止比特幣投機風險向金融體系傳導。』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建立比特幣交易平臺投資者的實名審查制度,實現交易和兌換過程透明化;加大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對部分嚴重違規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關停取締。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