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訊 公安部近日公布近期高發的十類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手段,提醒社會公眾謹防上當受騙。這10類騙術包括:假冒公檢法詐騙、冒充熟人詐騙、利用偽基站發送木馬鏈接詐騙、兼職詐騙、考試詐騙、校園貸詐騙、民族資產解凍騙局、投資返利詐騙、保健品購物詐騙、引誘裸聊敲詐勒索。這些詐騙有哪些特點?如何防范?隨小編一起來了解。
資料圖
騙術一:假冒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
公安機關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騙術二: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公安機關提醒:凡是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後再做決定。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