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裝陰沈木。通訊員康雲清攝
這兩天,信江挖出『大寶貝』的消息,在橫峰縣蓮荷鄉楊家村村民之間迅速流傳開來。8月13日,橫峰縣相關部門將隱匿在信江河水中的大樹打撈上岸。
經該縣林業工程師初步鑒定,這棵大樹是埋藏在河底淤泥中數千年形成的陰沈木,周長5.05米,直徑2.3米,長度達17米,為橫峰首次發現的巨型陰沈木。
幾天前,楊家村村民陳水彪在橫峰縣信江河楊家村段清砂灣捕魚,發現水中有一個『大木疙瘩』,一個人都無法抱過來。村委會乾部洪海建得知此消息後,找到了陳水彪證實了傳言非虛,便上報了鄉裡。隨後,該縣決定,在人防公益救援隊潛水員下水摸查後,派出公安協助,由縣文廣新局負責打撈。
8月13日中午,一艘大型采砂船停泊在300米寬的清砂灣河面上。『船只停泊的位置下面就是陰沈木所處的地方。』附近的村民聞訊後,陸續向河岸邊聚集。『這段流域水勢較急,河中最深處有10多米,水下還有暗流。』一名60多歲常在此河段捕魚的村民介紹,潛水員花了大半天的功夫,纔摸准了陰沈木的准確位置。
14時30分,打撈工作正式開始。幾個水性好的村民腰綁繩索,下潛5米,將鋼絲繩索套在了打撈物體上。『控制好速度,拉!』一聲指令後,采砂船在寬闊的河面上緩緩移動。
『快看,木頭浮上來了!』14時45分,眼尖的村民興奮地喊道。只見船尾下方,一團漆黑的物體在繩索的牽拉下,借助水的浮力,宛如一條巨鱷慢慢浮出水面。幾番周折後,這個龐然大物纔被拖上了岸。
橫峰縣林業工程師劉發照介紹,這是林業常說的『炭化樹』(也叫陰沈木、烏木),樹主乾部分炭化程度明顯,尤其是底部炭化程度很高,橫斷面中間部分的木質,結構較為緊密。樹乾總長17米,主乾最大周長5.05米,最大直徑2.3米,活立木蓄量17.6立方米,重量近30噸;樹齡在500年以上,樹種為『香樟』的概率極高,如此大體積的烏木被發現在橫峰尚屬首次.
據悉,目前打撈上岸後的陰沈木將由當地公安暫管,等上級林業部門派專家來做進一步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