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網絡媒體西藏行]拉日鐵路嘎東護路隊:邊境天路守護者
2017-08-16 16:35:25 來源:千龍網  作者:馬文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嘎東護路大隊負責守護拉日鐵路白朗段的安全運營。圖為護路隊員正在巡邏。千龍網記者馬文娟攝

  千龍網西藏日喀則8月16日訊 19.598公裡的鐵軌幾乎是藏族小伙子拉巴加布生活的全部,作為拉日鐵路白朗段嘎東護路大隊的一名隊員,把鐵路守護好,是拉巴加布的最高使命。

  2014年,青藏鐵路延伸線拉日鐵路開通運營。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當年7月,拉巴加布所在的護路大隊成立,負責保衛拉日鐵路白朗段的安全運營。

  日喀則市白朗縣嘎東鎮北側3公裡處,有一棟三層小樓,一根旗杆,幾間簡易房,這就是護路隊的大本營。護路隊采取半軍事化管理,拉巴加布和他的隊友們起床第一件事是軍事訓練,然後是早餐、值班交接、清道,在列車到達白朗縣前一個半小時,他們必須從鐵路上下來,找到自己的『崗位』——隧道或是橋梁,等列車過來,向列車敬禮。

  拉巴加布今年只有20歲,卻已經當了近3年的護路隊員了。圖為拉巴加布。千龍網記者馬文娟攝

  工作看上去不復雜,其中的艱苦卻是外人難以想象的。拉日鐵路白朗段沿線途經嘎東鎮,10公裡范圍內沿線途經吉瓊、馬義、阿亞、嘎夏瓊、熱旦康薩、紮西、帕嘎、查熱、亞溫、吉雄、貴熱11個村,共有居民1119戶6899人,牲畜24474頭。人多、車多、牲畜多,再加上距離中印邊界只有不到300公裡,很容易成為境外不法分子的目標,護路任務非常重。鐵路沿線平均每公裡至少要有一個隊員巡邏。

  鐵路護路隊員是一種只有在西藏存在的特殊職業。一年中,他們有7個月以上的時間處在一級戒備,全年休息時間只有20-30天。隊員每天上班9個多小時,徒步巡邏幾十公裡。而由於歷史原因和民族節日的關系,3月是維穩任務最重的時候,他們幾乎沒有時間休息。除了護路隊員,白朗縣的機關乾部、民兵也要被抽調來守護鐵路。

  護路辦主任巴桑次仁告訴記者,護路隊起居的三層小樓是今年年初纔搬進去的,過去3年,不論寒暑,所有隊員都住在沒水沒電的帳篷裡。去年,他們遭遇兩次風災,帳篷被吹到了鐵軌上,損失高達30多萬元。

  拉巴加布今年只有20歲,當護路隊員卻已經快3年了。小到附近百姓和牲畜上鐵軌、柵欄倒塌,大到恐怖襲擊,都是他們需要小心防范的問題。冬天青藏高原積雪深厚,春季風沙漫天,夏天鐵路沿線沙地酷熱難耐,雨季洪水高發,隊員常常需要整天泡在水裡。『不管雨多大都要去守護,要是柵欄倒塌,一整天都要守著,直到中鐵十二局派人過來維修。』拉巴加布說。

  護路隊起居的三層小樓也是今年年初纔搬進去的,過去3年,不論寒暑,所有隊員都住在沒水沒電的帳篷裡。圖為隊員現在的居住環境。千龍網記者馬文娟攝

  記者了解到,護路隊招錄時優先選擇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子女,這是精准扶貧的需要,也是無奈之舉。『一開始,我們按照上級要求,招聘學歷高的,但我們待遇不高,工作辛苦,沒有辦公室,每天一個人待在荒山野地裡,尤其3月份,常常要從晚上12點待到凌晨6點,條件好的人根本留不住;這樣精准扶貧和護路結合,能夠留住人。』當地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護路隊員每月工資2900元,除去300元的養老保險和一定的伙食費,每月拿到手的只有2300元左右,就連養老保險,也是今年7月纔落實的。為了縮減伙食開支,白朗縣投資『以勞養護』項目,在鐵路沿線建了9個蔬菜大棚和豬圈,養了20多頭豬,目前已能夠產出18種蔬菜,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隊員吃菜難、吃肉貴的問題。現在,周一到周五,隊員的伙食是三菜一湯,周末加餐,五菜一湯。

  隊員幾乎都是從牧區招聘而來,像拉巴加布,就來自100多公裡外的南木林縣。『我們沒有周末、休假,只有輪休,這還是在任務比較輕的情況下。一年只能回一兩次家。』

  護路隊的所有隊員都是年齡在18-35歲之間的青壯年。2015年的一次,列車還有10分鍾就到白朗,有一群羊上了軌道,是隊員們一只一只抓下來的。這工作,『(年齡)太大的和太小的乾不來』。

  除了守護鐵路,沿線群眾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要出動。幫老百姓蓋房子、抗洪搶險、收割農作物、寺廟佛事活動巡邏,都不乏護路隊員的身影。

  嘎東護路大隊負責守護拉日鐵路白朗段的安全運營。圖為巴桑次仁和他的護路隊員。千龍網記者馬文娟攝

  雨季鐵路沿線洪水高發,隊員常常需要整天泡在水裡巡邏。圖為巴桑次仁向記者展示他手機中的洪水圖片。千龍網記者馬文娟攝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