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私綁媽媽銀行卡玩游戲 14歲女孩一暑假花掉4萬多
2017-08-16 09:27:50 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

  金錢損失,能退款嗎?

  律師

  退款需舉證,提醒家長保管好銀行卡

  事發後,朱英希望游戲方退款。為此,她也諮詢過資陽當地的律師,但律師告訴她,女兒是用她的身份證號開通的財付通,並綁定銀行卡,如何證明游戲是女兒在玩,充值是女兒個人所為是一個難題。為此,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對此,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鄧慶認為,14歲女孩屬未成年,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朱英可通過起訴,要求游戲方退款,但必須舉證證實游戲是她女兒在玩。而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劉秀則認為,14歲女孩雖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玩游戲與其年齡、智力相符,家長要求游戲方退款很難。

  為此,鄧慶提醒,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未成年人偷用家長手機玩游戲充值的事情時有發生,事後要求退款因舉證等原因比較難,家長作為監護人應保管好銀行卡、身份證及支付寶賬號和密碼等,以防小孩接觸後隨意支付。

  2

  游戲泥潭,誰該負責?

  專家

  家庭教育假期更不能缺位

  與金錢的損失比起來,娃娃陷入游戲泥潭更讓家長煩惱。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彤彤在游戲中花了數萬元,尤其是假期期間更加瘋狂,家長在沒有保管好銀行卡、手機等的同時,也疏忽了對孩子的陪伴和引導。

  熊丙奇說,在家庭教育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長應更多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彤彤的事件而言,家長應在陪伴中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並對其瞞著家長綁定銀行卡無度消費的行為進行教育。

  為此,熊丙奇提醒廣大家長,多陪伴孩子,尤其是在暑假、寒假期間,家長應適當安排一些旅行或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通過安排孩子的假期活動並陪伴孩子,讓孩子的假期過得有意義,而不是縱容孩子在家玩游戲,否則孩子一旦沈迷網絡,養成不良習慣,要糾正過來就很難。(記者姚永忠)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