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大學生暑期當志願者照料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2017-08-16 11:00:41 來源:山西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大學生暑期當志願者專門照料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在社區書屋裡。

  行動者:郝佳寶大一學生

  社區:杏花嶺區壩陵北街社區

  8月10日起,壩陵北街社區在社區書屋辦起了暑期托管班,專門『收留』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每天上午開放兩個小時。

  15日上午9時30分,托管班已經來了10位小學生,有的寫作業,有的看課外書,個個安靜、專注。當天值班的是大學生志願者郝佳寶,她在西南林業大學讀書,暑假回來聽說招暑期托管班志願者,立即報了名。上崗後,她發現這個工作遠不止看管小孩那麼簡單,還需要有耐心、有親和力。每次來的孩子不固定,有的愛學習,有的貪玩,有的安靜,有的鬧騰,她得把秩序維持好。沒事的時候,郝佳寶就在書架上找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看看。

  壩陵北街社區的牛巧青主任說,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放了假,家長顧不上管,孩子們要不沒完沒了地在家看電視、玩電腦,要不騎上自行車在馬路上亂晃,吵吵鬧鬧,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所以,社區就辦起了托管班,把孩子們組織起來到職工書屋待著,收收心。說著,牛巧青舉了個例子,轄區有家賣老豆腐的,家裡有兩個十來歲的女兒,一放假,這倆姑娘就在馬路上玩,特別危險,自從來了托管班,安全多了。

  『那個男孩特別愛學習,但苦於家裡沒那麼多書,他只好去超市蹭著看。』牛巧青指著看鄭淵潔童話的男孩說。男孩叫王永健,父母開了個水果店,她每次去買水果,大人就跟她說孩子待在超市看書不回來,『我把書屋裡的書拿了一本送到他家,他愛不釋手,知道有暑期托管班後,他就來了,剛開始不好意思,這幾天習慣了,每天早早就來了。』

  說完,牛巧青拿出一份名單,上面是她摸底回來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名單:權家樂,女,10歲,父親賣早點;李鳳卿,女,10歲,父親意外身故,母親打零工,暑假無人照料;康晨陽,男,8歲,父親患心髒病剛做手術,母親打零工,由爺爺奶奶照看……『轄區這樣的孩子很多,有了暑期托管班幫忙看管,家長們就放心了。』牛巧青說,壩陵橋小學的老師們也會過來幫忙,指導孩子讀書,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王麗娟老師特別認真,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志願服務,孩子搗蛋,她就一臉嚴肅地說,別說話,我現在是老師。這一幕讓我十分感動。』

  記者離開時,看到一位老人拄著雙拐在社區外面徘徊。見到牛巧青,這位老人熱情地打招呼,『孩子被我們老兩口慣壞了,在家無法無天,社區辦了這個托管班,我們省心多了。』

  行動者感言

  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多一點關愛,這是全社會的呼喚,但做暑期托管班志願者之前,我對這個倡議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真正接觸到這些別人眼裡的『熊孩子』,我纔發現他們原來是那麼純真可愛,求知欲那麼強烈。

  學校要求我們假期做三件好人好事,回家前,我和同學們打掃了學校操場;來這裡當暑期托管班老師是第二件;最後一件好事我計劃去獻血。現在看來,學校希望我們利用假期,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來這裡讀書的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比城市的孩子更需要關愛,而最好的關愛,就是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暑期托管班的建立,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學習、閱讀的場所,也給了我們這些放假回家的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真是一舉兩得。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