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沒問題,倫理是大問題
盡管我國的輔助生殖學科比國際上其他發達國家起步晚了10年,但從技術上來講,目前世界上所有最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我國都已具備執行能力和條件,且實際執行情況處於世界前沿水平。
過去,由於計生政策和總體人群就診百分比較低,我國的輔助生殖申請人情況復雜程度,比國外更甚。『我們的申請人除了年紀大,很多還同時存在多種疾病,治療難度更大。』喬傑說,技術問題現在在我國,基本沒有太大困難。
真正難的,是倫理問題。比如,多餘胚胎的保存。
在上海一婦嬰輔助生殖中心的實驗室裡,一個個液氮罐裡,存放著珍貴的冷凍胚胎。一個罐子裡,可以存放230名母親的胚胎。從1997年該院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至今,已經誕生了1萬多個試管寶寶。
每一個試管寶寶家庭,或多或少,都會把此前取卵、受精、培養後獲得的胚胎,保存下來。多的保存十幾個胚胎,少的保存一兩個。這些胚胎的全都冷凍在液氮罐裡,每一個液氮罐都配有一個密碼鎖,密碼定期更換。
『既要確保沒有差錯,也要確保胚胎完好保存,不外流。』一婦嬰生殖中心胚胎實驗室主管王羽告訴記者,冷凍胚胎的保存,責任重大,每天都有專人負責檢查、看管,一旦胚胎外流或出現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這些冷凍胚胎的保存成本極高,但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不予保存』的辦法。『從倫理角度來講,這些胚胎我們不能銷毀,都是小生命。但現在,也有很多家庭不再續交保存費用,醫院也沒辦法。』喬傑說,冷凍胚胎在申請人不再續交費用的情況下是否還要繼續保存。是一個世界難題。
現在的情況是,申請人可以不要這些胚胎、不交錢,但醫院不能隨意處理這些胚胎,還得繼續存著。『未來,或許可以探索病人授權的情況下,把這些胚胎用於科學研究。』喬傑說。
電影《異形》中的場景總是成為人們在談論胚胎研究時的陰影,如果有一天,那些保存完好的人類胚胎被用於非正常渠道,後果令人擔懮。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王燁捷視頻周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