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兩棲裝甲突擊車車長王銳:精准駕駛練就一身武藝
2017-08-14 12:10:3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作者:黃子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車長王銳在訓練中沈著指揮。(攝影:張永進)

  嶺南腹地,鐵甲轟鳴。中士指揮戰車縱橫馳騁,側向打彈、倒退射擊,炮彈怒射,准確命中不同方位靶標,360度任意角射擊無一失手!

  這名中士是誰?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黃草嶺功臣連』的戰士驕傲地回答:『他叫王銳,兵王的王,銳不可當的銳!』

  『累不累,看王銳;強不強,看車長!』

  記者到連隊找王銳采訪,連值日朝車場方向一指:『喏!保准在搗鼓突擊車!』

  車場內,戰車整齊列陣,一群士兵擦灰洗土,上油去污,個個揮汗如雨。戰士喊:『班長出來吧!有人找呢!』

  車底下鑽出一個兵,模樣並不符合記者預想中的『牛人』形象:黃的皮膚,黑的雙手,個頭不高不矮,體形不胖不瘦,臉上笑容純朴——這是標准的基層戰士模樣。

  夏日,烈日暴曬後的裝甲突擊車熱如蒸籠。有人鑽入艙內,不到10分鍾便大汗淋漓:『這個戰車缺空調!』

  『我這個車缺的不是空調,而是一場實戰!』王銳脫口而出。

  在王銳看來,當兵期間能參戰,是軍人最大的榮幸;能為國而勝戰,是軍人的至高榮耀。爭強軍之強、好勝戰之勝,讓這個基層戰士志比天高,從不自滿、從不懈怠、從不服輸。

  作為兩棲裝甲突擊車車長,王銳精通駕駛、通信、射擊三大專業,系全軍取得『兩個特級、一個一級』最年輕的兩棲裝甲尖兵。

  王銳駕駛技術高超。一次戰車越障比武,王銳駕駛的809戰車後發趕超,過險路、越坡坎、涉水域,履帶飛轉,泥水飛濺。

  通過大坡度土坎,王銳踩緊油門加速至四擋。戰車在巨大慣性作用下疾馳,在坡頂騰起車身,不偏不倚落於窄道,無任何停頓即高速前衝,整個過程行雲流水。考官震驚:『還沒見過這樣玩雜技的裝甲兵!』

  這還不算,連長張景棟說:『突擊車到了王銳手上,他能開出煙幕彈效果!』

  一場演習,王銳駕車衝擊,通道暴露於藍方射界。此時煙幕彈已耗盡,怎麼辦?

  好一個王銳!他猛踩油門,駕車奔馳數十米,突然360度轉向,戰車四周塵沙飛揚,形成遮蔽。塵沙退去,戰車已一溜煙消失。藍方射手無可奈何,大叫:『哎呀!』

  這身本事從何而來?王銳的回答是『三特』:特別能抗曬、特別能抗蒸、特別能抗暈。

  練駕駛,他經常在悶熱的車艙內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內衣內褲濕透也不下車。戰友叫他下來透透氣,王銳不肯:『浪費時間!』

  練射擊,他和新學兵同車操練,找老班長『蹭課』,瞄到眼睛發紅流淚,『搖炮』搖到胳膊酸痛,翌日早餐捏筷子手抖。

  練通信,他對著山林喊口令,蒙上眼睛找感覺,聽著噪音練辨識,練就耳聰目明手快之功。

  戰友們有目共睹:王銳的牛氣,是苦出來、練出來的。大家編了句順口溜:『累不累,看王銳;強不強,看車長!』

  『闖過去就是勝利,闖不過就貽誤戰機!』

  當兵8年,王銳先後在兩個英雄連隊服役,一個是在天寒地凍、缺糧少彈的朝鮮戰場擊退敵人86次瘋狂進攻的『鷹峰山英雄連』,一個是在『抗美援朝第一仗』喊響『人在陣地在』的『黃草嶺功臣連』。

  每次到榮譽室,王銳都覺得前輩在看著自己,身上有種責任感。在王銳的挎包裡,時常裝著『三件寶』:折疊小臺燈、防水油布氈、學『習』隨身抄。小臺燈,是他在車場裡、帳篷內、學習室裡讀書看報的照明工具;油布氈,是他保護書本筆記的防雨防潮品;隨身抄,是他記心得、寫日記的小本子。智能手機放開後,他還下載了學『習』APP,一有時間就看文章、聽講座。這些理論知識的積累,在王銳身上沈淀為一種精神助推力。他面對任務時總是第一個站出來,面對危險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面對高難課目總是第一個敢攻堅,寫下了一個士兵的血性風采。

  一次海訓,王銳右小腿長了個雞蛋大的膿包。每天訓練,衣服、海沙和傷口黏在一起,稍微一動就鑽心疼。他不聲不響,堅持訓練,2個月下來人瘦了10多斤,出色完成訓練任務。

  戰史研究表明,傷亡率排名第一的作戰樣式是巷戰,其次便是搶灘登陸戰。作為兩棲裝甲兵,王銳把『怕死不當兵,當兵不怕死』作為練兵備戰信條,像他駕馭的突擊車一樣,突擊、突擊、再突擊。

  一次實兵實彈演習,809突擊車搶灘上岸,岸灘通道有2枚未爆彈,只有左側可勉強通過,稍有不慎就會觸彈。

  『闖過去就是勝利,闖不過就貽誤戰機!』王銳冷靜觀察,精准駕駛,戰車履帶壓著左側駛過通道。導演部在戰場監視系統看到了這驚險一幕,拍案叫絕:『太牛了,這個駕駛員是誰!』

  那年,粵東海域,王銳所在部隊組織建制連千米蛙泳比武。『開浪先鋒』王銳因患了中耳炎,連長張景棟安排他當『啦啦隊長』。

  看到七連破了紀錄,『啦啦隊長』坐不住了,找軍醫要了耳塞請求參賽。連長拗不過王銳,只得同意。

  發令槍響,王銳和另外3名戰友負責隊前『開浪』,劃臂、蹬腿、衝刺……連隊成績超過七連,摘得桂冠!

  『每名新兵的身上,都有班長的影子!』

  『一看就是王銳帶的兵!』在隊列訓練場,連長張景棟指著新戰士左鈿宏說:『跑步立定最後一步靠腳利索,胸膛挺得老高,這是王銳式動作!』

  單看一個動作就能判斷是王銳帶的兵?熟悉王銳的戰友說,王銳信奉『模就是樣子,范就是標准』,帶的兵舉手投足間,確實有王銳的樣子和影子。

  ——王銳帶的兵很自信。戰士李秉宸剛入伍時恐高,參加『凌空飛躍』心理行為訓練時,怎麼也邁不出第一步。幾個月後,他不僅克服了恐高,還成為心理行為訓練示范教員。如今,他經常把王銳當初鼓勵他的話掛在嘴邊:『你沒問題!你很棒!跟我試一試!』

  ——王銳帶的兵有血性。一次槍支分解結合比武,戰士謝朝東的手被劃傷,鮮血直流。他不聲不響,帶傷完成比武,奪得第一名。為什麼受傷了也不停下來?謝朝東說,班長王銳像珍愛生命一樣崇尚榮譽,比武訓練從不服輸,『想想班長,我怎麼能放棄?』

  ——王銳帶的兵講情義。戰士張銀浩退伍後,在一家企業乾得有聲有色,做人做事受稱贊。『你恐怕不會相信,我當初在部隊時還是個『刺頭兵』。』張銀浩說,是王銳班長教會了他立身做人的道理。

  ——王銳帶的兵守鐵紀。戰士們說,王銳像一把『尺子』,紀律規矩面前不含糊;像一根鞭子,時時警醒官兵不敢懈怠;像一面『鏡子』,讓大家時刻知不足。駕駛員李博強參加團組織駕駛專業考核,王銳擔任考官,李博強以為『熟人先吃三兩熱豆腐』,悄悄把限制杆放寬20公分,被王銳當場指出,直接取消成績。『從那以後,我對訓練從來不敢打任何馬虎眼。』李博強說。

  『每名新兵的身上,都有班長的影子;每名班長的樣子,就是新兵的框子。』戰士於永剛在『說說我的班長』演講賽中,動情地描繪了『框子』的輪廓:

  冬夜,是王銳班長為自己掖被角;苦悶時,是班長和自己嘮嗑開導;生病時,是班長給自己端飯送藥;訓練時,是班長一次次悉心教導。『如果說軍營是爐,班長就是燃燒的炭火!』於永剛動情地說。

責任編輯:遲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