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實施電信詐騙者『雖遠必擒』

2017年8月5日,『謀財又害命』的虛假『投注博彩』電信網絡詐騙團伙77名成員被我國公安機關從斐濟押解回國,這背後是長達10個月的努力。
近一段時間以來,公安機關從東南亞、大洋洲、非洲大規模押解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捷報頻傳的背後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法制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陳士渠。
持續打擊國內外同收網
陳士渠用『不但謀財而且害命』形容『9·22專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他先向記者『回放』了案件經過。
去年9月22日,吉林省白山市長白縣受害人許某被引誘接觸虛假『投注博彩』網站,輸掉自己的積蓄和借來的錢。為還錢,又陷入網絡低息貸款詐騙。前後共損失130餘萬元的許某承受不住壓力,跳樓自殺。
接警後,公安機關打掉了窩點設在國內的低息貸款詐騙團伙,通過研判發現,給許某打電話的虛假博彩詐騙窩點設在斐濟。
陳士渠介紹說,警方深入偵查發現,這是由一個大頭目操縱的多個詐騙團伙,在境內境外都有窩點。國內的落腳點主要在廣東,境外窩點設在印度尼西亞、斐濟。這一跨國案件打擊的難點之一就在於,公安機關對詐騙團伙在國內國外的窩點需要同一時間收網。印尼的目標窩點一部分已經轉移到斐濟,一部分回到國內。
陳士渠說,7月18日零點,警方在國內國外同步開展行動,該團伙骨乾無一漏網。這次行動中,警方搗毀設在斐濟的窩點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7人;國內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83人。
中國、印尼警方聯合開展針對冒充公檢法機關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集中收網行動,搗毀窩點5個;中國、柬埔寨警方聯合搗毀『微信裸聊』網絡敲詐勒索犯罪窩點12個;河南、四川警方聯合柬方,抓獲冒充公檢法等詐騙的3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1人……
記者了解到,一些國家房屋租賃登記不規范,生活費成本不高,成為詐騙團伙的落腳點。犯罪團伙以旅游或假借開公司的名義,到境外設點,窩點時常換地方。
記者發現,警方通常對犯罪團伙位於國內、國外一國或多國的多個窩點同時收網。要確保不在任何一處打草驚蛇,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據了解,『9·22』專案組在廣東查獲詐騙團伙十幾部車,其中包括團伙頭目的3輛豪車,凍結贓款6000餘萬元。
陳士渠說,經過多次成功實施抓捕押解,我國公安機關已形成相對明確的國際合作工作流程。從發現有人被騙,立案偵查,經過研判發現窩點設在境外,組織力量開展偵查和調查,到派出工作組協調抓捕行動,將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國,每個環節的職責任務環環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