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訪
周期股股價表現充分
周期股是近期的人氣股。漲得最好的有色板塊兩個月漲幅高達45%,鋼鐵、煤炭等漲幅也在30%-40%之間。大漲原因,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引發周期股業績超預期增長。
而從本周下半周開始的周期股大跌,尤其是8月11日,周期股全線砸盤,鋼鐵、有色、煤炭等板塊近30只個股跌停,數百億資金踩踏出逃,引發了市場對新一輪熱點的關注。這僅僅是周期股的調整,還是從此將一蹶不振?
財經評論家賀宛南分析表示,從宏觀分析,本輪大眾商品價格上漲引發周期股大發『橫財』,主要有三個因素: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和環保風暴,落後產能被淘汰後,給留下來的企業騰出了市場和盈利空間。如鋼鐵行業,在去年完成6500萬噸的基礎上,今年再去產能5000萬噸,而到5月底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完成年度目標的84.8%。去年以來,因房地產和基建拉動,市場需求增加,加之不少大宗商品已低迷多年,引發價格上漲。如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在經歷了長達50個月的連續下跌後,從去年1月最低的54.48點,到今年6月底終於回昇到101.03點。美元指數的階段調整趨勢,引發國際商品期貨市場價格波動,加上國內A股市場的投機炒作。
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剛認為,周期股、白馬股此前的上漲,主要是基於半年報業績和其他基本面因素的利好預期,已經在股價上充分體現,近期不再具備進一步上漲的基礎。從市場操作層面看,部分白馬股、周期股已經創出時間跨度很長的高點甚至歷史高點,獲利盤相當豐厚,若要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需要更多的場外資金進場拉抬,以目前國際股市普跌的情況看,難以聚集多頭力量。
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表示,周期股和白馬股還是有區別的。周期股由於積累了很大的漲幅,而且漲勢非常凌厲。大幅上漲後,對於生產企業的成本不利。周四中鋼協定義鋼價的上漲為炒作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預計這種態度會傳導到其他大宗商品,主要是普通金屬。短期介入的政策風險很大。白馬股從年初開始就一直在上漲,漲幅也不小。只是白馬股的業績很穩定,很多屬於消費類,並有品牌效應,公司也有成長性。雖然長期來看成長空間看好,但需要時間來換取空間,短期內要等待更好的介入時點。這裡要提的是,白酒板塊近期走勢搶眼,茅臺接近500元,五糧液創出新高。這是市場對於雙節將至,白酒消費旺季到來的預期——股價一般都提前反映市場的預期。
財經觀察
有投資者擔心通脹壓力
8月份以來,全國生豬均價持續快速上漲,均價周環比上漲3%以上,且南北方豬價齊漲。8月8日,豬肉指數大漲6.2%,創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在所有概念板塊中漲幅排名第一。雛鷹農牧、正邦科技、金新農、天邦股份、牧原股份、益生股份、溫氏股份等7只概念股均漲停。豬價上漲有利於生豬企業銷售收入改善,這波行情是否有持續性,正是市場所關注的。
與此同時,隨著雙節臨近,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酒鬼酒等上市白酒企業紛紛漲價,但消費者購買熱情仍然高漲。目前,53度飛天茅臺普遍在每瓶1500元以上,最高的已超過每瓶1800元;52度新品五糧液零售價為每瓶969元,相比之前有70元的提昇;500毫昇國窖1573經典裝計劃內價格由每瓶680元漲至每瓶740元……為應對酒價高燒不退,茅臺在北京打響限價第一槍,與之相應的是,貴州茅臺的股價已高達每股499.6元,其股價仍未有見頂的跡象。市場認為,以主要白酒上市公司財報來看,白酒的毛利率多在50%以上,原材料上漲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營銷成本的上漲,比如廣告費和營銷渠道費用。
上周,國家統計局發布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2017年全年通脹水平大概率呈現溫和走勢,將維持1%至2%的窄幅水平,全年既不會存在通縮,也不會發生再通脹。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采訪中,仍有投資者擔心通脹的壓力,尤其是豬肉價格的變化,這是加息的潛在隱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