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砥礪奮進的五年】內蒙古:加快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2017-08-11 22:07:08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核心提示】經過70年的發展,目前,自治區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昇。

  設施聯通是對外開放的基礎。多年來,我區堅持把設施聯通作為對外開放的先導性工程,持續加大口岸、鐵路、公路、航空領域的建設力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取得了顯著成效。

  經貿合作是發展對外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外貿進出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明顯加快。

  民心相通讓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一直以來,內蒙古堅持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人文交流合作精神,與蒙古、俄羅斯開展了教育、科技、醫療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前不久,自治區召開的全區『一帶一路』建設暨對外開放工作會議上,李紀恆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我區對外開放的方向與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我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內蒙古地處我國北部邊疆,橫跨三北,外接俄蒙、內連八省區,與俄蒙兩國邊境線長達4200多公裡;有14個陸路開放口岸、4個國際航空口岸,滿洲裡、二連浩特是我國連接俄蒙兩國的最大陸路口岸,在國家對外開放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沿邊開放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國家把中蒙俄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之一,我區開放發展的地緣優勢進一步凸顯。國家《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規劃的7條鐵路有6條經過我區,規劃的3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有2條從我區進出境,凸顯了內蒙古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實現這一目標,我區有著70年對外開放發展的雄厚基石。經過70年的發展,我區對外開放水平全面提昇。

  口岸方面,4個對俄邊境口岸,10個對蒙邊境口岸,分別承擔著中俄陸路運輸貨物總量的65%和中蒙間貨運總量的95%。2016年,經滿洲裡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共1036列,7.29萬標箱,班列線路25條。經二連口岸進出境共運行中歐班列166列、7734箱,中歐班列運行線路增至7條。此外,包頭、烏蘭察布開行中亞班列。

  對外貿易方面,2012年—2016年我區5年累計進出口額達到622.9億美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3倍,佔自治區成立70年以來進出口總額的42.9%。截至2016年底,我區備案境外投資企業累計553家,對外投資合作業務已拓展到五大洲31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領域涵蓋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業、水利管理業、新聞出版業、電力熱力燃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文化藝術業等多個行業。

  人文交流方面,與11個國家建立了41對友好地區關系,其中與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等13個地區和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等9個地區建立了友好關系,多層次協商會晤不斷深化。對外援助工作紮實開展,援建了松貝爾—哈拉哈高勒公路改造、紮門烏德青少年足球交流基地等項目。每年為留學生提供獎學金1200多萬元,2016年接受留學生3666人。每年收治俄羅斯、蒙古國患者超過3萬人次,連續7年赴蒙古國開展義診活動。成功舉辦了首屆中蒙博覽會、中蒙俄第二屆智庫論壇、烏蘭巴托·中國內蒙古文化周、中蒙新聞論壇等。『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將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融入世界。(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連英)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