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
1.汽車比自行車貴很多
共享單車裡有人為故意損毀車輛的,租車人駕駛出現剮蹭和其他事故的,租車人還車時容易『說不清』。而且,共享汽車的押金不能像自行車一樣便宜,交幾百塊錢押金就能開車出行。『錢』的問題如何界定,是個大問題。
2.『共享電動汽車』涉及保養維護、『鍾擺效應』等問題
消費往往是單項的,如何讓車正常回流,看上去是個更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相見,保養,車輛回流,這需要大批的專業人員對共享汽車進行管理、維護保養,所以人纔的問題是難點。
3.找車難
有些時段租車難,用戶用車需求呈潮汐式:7時30分後上班高峰期,車輛基本被搶光,10時之後車輛陸續會被還回來,到了午飯時間用車又緊張,下午2時後纔有車可用,到下班高峰期也基本沒車。
4.取車難
目前市面上的幾個共享租車App設定的規則基本一致,都是需要到固定的提車點取車,可以異地換車,但也必須停到其固定的停車位上纔行。
5.『停車難』問題
『停車難』是分時租賃經營者面臨的突出問題,尤其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目前,一線城市停車位獲取成本居高不下,城區中心平均每個停車位獲取月成本超過800元,同時還有部分被承包的停車場,有些甚至對共享汽車平臺公司坐地漲價,無形中提高了企業運營成本。目前,已經有部分城市開展積極探索,通過企業與當地政府簽訂協議,只需每年繳納固定費用,其車輛即可在市區內合法劃設的路內免費停放。
6.續航能力
據了解,如今大部分的共享汽車,尤其是廣州地區的共享汽車都是新能源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最大續航裡程為150公裡,可解決中短途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可以滿足城市接駁交通的需求。但是對於長途出行來講,共享汽車的續航能力就顯得有些吃力。而且,一部分租到手的共享汽車並非充滿電的,在駕駛的沿途也很少發現充電樁。這在推行綠色出行的同時,也給共享汽車的推廣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7.事故免責
私家車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是不能上路行駛的,共享汽車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當然能夠提供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的企業肯定不會去省買保險的錢,但是小擦掛小磕碰還好可以找保險公司來承擔,但是遇到一些比較嚴重的交通事故時,保險公司不能提供全額的保險,消費者所面臨的將是一個極度尷尬的局面。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每個人的用車習慣都不一樣,對於共享汽車而言,不可能保證每一個使用者都能夠用正確的駕駛習慣來使用這些短時租賃的交通工具,那麼汽車在性能上出現一些問題,可能並不會立即顯現出來,小到雨刮水不夠、電子設備故障,大到剎車片過薄、方向跑偏等等,都可能會在下一個甚至下幾個使用者的使用過程中纔顯現出車況異常,這個時候如何規避和區分責任,會是一個讓雙方都各執己見的死局。

目前,共享汽車正在入駐越來越多的省內和國內城市,就在共享單車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的同時,共享汽車也正在悄然地融入你我的生活當中。簡單的評判『共享汽車』的優劣是不明智的,它作為『共享經濟』裡一種新的嘗試,讓人們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盡最大可能的服務到更多的人,它的初始理念是好的,是進步的,所以,對於『共享汽車』,更需要的是鼓勵和包容,而非一昧的排斥,畢竟社會的發展,正是需要這樣的更多可能性。
(來源:新華網、中國網等)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