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開放的草原更遼闊 ——內蒙古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紀實
2017-08-09 12:09: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鋼鐵駝隊』奔馳歐亞大陸

  2014年,首列從內蒙古出境的蓉歐試驗班列順利通過二連浩特口岸,內蒙古與中歐班列實現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從此,內蒙古進入中歐班列時代。渝滿俄、鄂滿歐、哈滿歐、湘滿歐、長滿歐等10餘條中歐跨境班列陸續『整裝出發』。數據顯示,2016年經二連浩特、滿洲裡口岸出入境的中歐班列線路達33條,跨境班列共1202列。

  大道越平川,亞歐一線牽。國家規劃的東、西、中3條中歐班列線路中,就有2條從內蒙古出境。目前已開行的中歐班列中,60%以上途經內蒙古。內蒙古已基本輻射並互聯了全國便捷高效通道,逐步打通了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鐵路或陸海聯運跨省運輸。

  『鐵路快運班列是各國進出口貿易的直通車和經濟聯系樞紐,它的逐步興起將有望逐步改變全球物流和產業鏈版圖。』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付冬梅表示。

  2016年,內蒙古各口岸貨運量達7887萬噸,進出境532萬人次,是沿邊開放之初的數十倍;糧油食品、五金礦產、機械設備等進出口商品結構明顯改善;鐵路、公路、航空三網優勢齊發,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口岸開放格局。

  『草原雄風』吹向紛繁世界

  作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地區,內蒙古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一樣鏗鏘有力。

  2013年,伊利集團啟動建設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總投資額高達30億元。2014年,項目一期工程投產,年產47000噸嬰兒配方奶粉,年消化當地原奶72萬噸。就在今年3月,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揭牌。該項目被認為是中新兩國加強經貿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也因為其『輸出管理、輸出標准、輸出智慧』的模式,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典范。

  在距離中國北方幾千公裡外的柬埔寨,來自內蒙古的建設者們給這個古老國家增添了新的生機。2012年,鄂爾多斯鴻駿柬埔寨電力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6.6億美元,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5.39億美元,累計上網電量44億千瓦時,佔柬埔寨整個國家電力供應的25%、火電供應量的80.2%。

  滿洲裡誠林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在伊爾庫茨克州建設的2萬平方米農產品分撥中心,可一次性倉儲果蔬8萬噸,年均周轉倉儲果蔬70萬噸,成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最大果蔬集散地之一。

  至2016年底,內蒙古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開展境外投資,意向投資項目404個,協議投資總額達56.08億美元。內蒙古與11個國家建立了41對友好地區關系,其中與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等13個地區和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等9個地區建立了友好關系。

  2016年,內蒙古共接待俄羅斯、蒙古國等境外患者1.5萬餘人次,內蒙古國際蒙醫院分三批選派36名蒙醫專家赴蒙古國開展義診,接待患者5000餘人。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和平友誼之路就此鋪開。世界正走近內蒙古,內蒙古已開始擁抱全世界。

  夜幕下的滿洲裡,萬家燈火,溢彩流光。謝遼莎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旅游旺季讓她一個月能賣掉300多個列巴;二連浩特公路口岸100多輛嘎斯車排成長龍,烏力吉與他的同伴正在等待過關回國。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受益者,借力內蒙古的開放平臺,開啟全新的一天。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