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新華網評:全面深化改革,不畏深水涉險灘
2017-08-09 10:28: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潔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不斷以改革回應並解決了很多發展中的難題,創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國奇跡』。然而,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絲毫不比不發展時少。面對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要繼續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繼續深化改革。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全國發出深化改革開放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成績單最有說服力。2014年,中央深改組確定的80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臺370個改革方案;2015年,中央深改組確定的101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臺415個改革方案;2016年,中央深改組確定的97個重點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各方面共出臺419個改革方案;2017年上半年,中央深改組已審議60多個重點改革文件。

  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陸續落地,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破冰前行,國企改革蹄疾步穩,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民生領域改革邁出紮實腳步……放眼今日之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基本確立,改革穩紮穩打,正穩步向深水區挺進。

  不斷向縱深邁進的改革,如何爬坡過坎,在紛繁的利益關系中突出重圍,檢驗改革者的勇氣,也考驗改革者的耐力與智慧。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具備攻堅克難的堅定意志和勇氣。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啃硬骨頭多、打攻堅戰多、動奶酪多,改革之路布滿艱難險阻,不可能順順當當。然而,再高的山,再長的路,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前進,就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改革面對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只要符合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於落實新發展理念,只要有利於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就要堅決地破、堅決地改。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當前,改革步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矛盾錯綜復雜,利益糾葛千頭萬緒。如何纔能改得准、行得穩,需要掌握科學的改革方法論,把握和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改革需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實現『上』與『下』的良性互動;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方向,但不是所有『寶』都押在市場身上,改革需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確保『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需處理好新動力和老『包袱』的關系,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改革進入深水區,找到『最大公約數』,纔能匯聚更大范圍的改革力量,需處理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灑滿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改到深處,沒有後退的餘地,也沒有徘徊的理由。在『深水區』裡『逆水行舟』,要敢於涉險灘,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只有如此,改革的航船纔能始終揚起希望的風帆,破浪前進。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