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制,首批名單終於揭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通告稱,截至8月3日,該局已批准22家企業的89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的注冊申請,後續獲准注冊信息將即批即公布。
注冊制落地,將終結市場數千配方品牌混戰局面,以往那種靠推出花式配方亂漲價、『忽悠』消費者的情況,有望得到遏制。
在首批獲准注冊的22家企業中,既有貝因美、雅士利、蒙牛、飛鶴、伊利、君樂寶等15家國內企業,美贊臣、惠氏等洋品牌也榜上有名。包括貝因美愛加、貝因美臻愛、雅士利親兒適、瑞哺恩親悠、雅士利菁珀、飛鶴臻愛飛帆、雀巢能恩、伊利賦能星等在內的多系列產品配方獲批。
過去,琳琅滿目的品牌和花樣眾多的名稱,讓不少消費者感到選擇困難。此前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餘個配方。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等現象,不僅容易誤導消費者,也存在一定質量安全風險隱患。
2016年10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開展配方注冊工作,要求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
注冊制的實施和落地,將嬰幼兒乳粉的管理上昇到藥品的級別,大大提高了企業門檻。按照過渡期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未取得注冊的品牌,將不得在我國境內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以多數嬰幼兒乳粉兩年保質期來算,理論上講,2019年12月31日後,未經注冊的品牌將從市場上消失。
嬰幼兒『口糧』將更安全
根據奶粉配方注冊新政,企業申請注冊的配方,必須能充分證明其科學性和安全性。這就相當於在消費者選購之前,所有配方品牌都已經過一輪嚴格篩選。
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配方品牌的減少,促使生產企業更加集中做好配方,避免目前存在的一些配方過多過亂所帶來的質量安全隱患。
在宋亮看來,注冊制後,奶粉企業間的競爭也會發生變化,將從以往的價格戰轉向研發戰,『讓企業更加聚焦新產品開發,迫使企業實打實地做些事情,提昇奶粉的營養水平。』
品牌減少,是否會把奶粉價格提上去?宋亮並不這麼認為。由於國內外奶粉產能巨大,而且主流大品牌佔據市場超80%的份額,即便品牌縮減到數百個,競爭依然充分。加之跨境購物發達,國內價格體系已與國際接軌,因此奶粉價格並不會因為新政提高。
此外,奶粉配方新政還對標簽和說明書表述要求作出細致規定,主要成分及可選擇添加營養素必須明示,標簽標識不得使用虛假、誇大、違反科學原則或者絕對化的詞語,不得涉及疾病預防,不得涉及治療和保健功能。『進口奶源』『生態牧場』等模糊信息,『零添加』『益智』等字樣均不得在標簽和說明書中出現。
『現有奶粉市場品牌縮減率可能高達90%,也就是說九成品牌會被淘汰。』三元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認為。數千種配方奶粉大戰,市場的混亂程度可見一斑。這其中,很多奶粉的配方其實差別不大。『用相同配方或相近配方,只要取個名字,就能拿到市場上賣。』吳松航說,這就導致了市場雜亂無章。這也是嬰幼兒配方乳粉從原來的備案制,改為如今注冊制的一個重要原因。
按照注冊規定,每家生產企業只能生產3個系列、9種配方奶粉,這樣的話,將把目前市場流通的數千個品牌,大幅瘦身到幾百個。對此,資深乳業研究員宋亮表示,給市場流通品牌瘦身,能夠減少市場惡性競爭,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飛鶴乳業相關人士表示,注冊制的實施,有助於清理嬰幼兒奶粉多而亂的品牌,遏制業內以『配方』為宣傳噱頭進行的各種哄騙消費者現象,可以恢復消費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