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港澳臺
搜 索
探訪澳門瘋堂斜巷:文青最愛旅游景點
2017-08-04 11:12:3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文青最愛旅游景點

  從大三巴牌坊背後的街巷一路向東,百餘米之後就會看到右手邊一處幾十級的臺階,沿階而下,就是如今在旅游攻略中最受文青青睞的瘋堂斜巷。

  2009年春節港產賀歲片《游龍戲鳳》中,這裡是劉德華與舒淇談情說愛的地方。腳下是黑、白、紅三色小方石,勾畫出簡潔舒朗的圖案。抬頭望去,除卻教堂外建築一般都不超過兩層樓高,沒有水泥森林的逼迫,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兩邊的建築以黃色為主,棗紅色邊框,陽光之下,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即視感。隨手在攀滿藤蔓的街角老宅外拍張相片,那份悠閑寧靜的氛圍,恍惚讓人覺得來到了某個南歐小鎮。

  在望德聖母堂對面有幢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建築『大瘋堂藝捨』。每逢周末下午,有本地書法家在此開辦書法教室。『大瘋堂藝捨藏品展』,則展示了300多件由新石器時代至中國近代的窯、銅、竹、木、石等歷史文物藏品,大部分收藏品為民間收藏家借出。

  沿著石子路往前走,右前方有座拱形大門,裡面三座明黃色的葡式建築,就是『婆仔屋』。小小的庭院裡,長著兩棵枝葉繁茂、樹乾纏滿綠藤的百年老樟樹,環境非常清幽美麗。現在這是慈善機構仁慈堂的產業,保留了一座葡國菜餐廳,另一邊則是舉辦展覽、文創的場所——婆仔屋文創空間。

  文創勝地初長成

  澳門最大的特色,是數百年來形成的中西文化交融共生,和諧發展。這條短短不過百餘米的瘋堂斜巷,昔日是葡國人、教徒居住的『基督城』和漢人居住的『華人村落』的過渡地帶,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這條小街具有了不一樣的獨特個性和發展優勢。

  澳門文創產業雖然起步較晚,規模也不算大,但目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而這短短的斜巷,就成了澳門文創產業的搖籃和勝地。啟動於2008年9月的『瘋堂十號創意園』就是一個縮影。在這所以展示和推廣澳門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為主體的建築內,設有兩個展覽廳和10個展示室,成為文化、文創業者展示作品的平臺。展廳每月更換展品,文創業者還可以在這裡舉辦座談會、工作坊等活動。

  一個周末的晚上,一位本地同行的攝影作品展在這裡拉開帷幕,走進一間間不大的展室,看到平常那麼熟悉的年輕人的一幅幅作品,簡直給人出乎意料的驚喜。策展人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個園地,像這樣的『小人物』、『小規模』的展覽根本沒有問世的空間。

  隔壁的瘋堂八號『婆仔屋』裡,正在展出的是『第四屆治安警察局警務人員藝術作品展』,這些全部來自警局美術書畫班學員的作品,從不同角度記錄了精彩生活的片段,反映了充滿想象和創意的警察生涯和現實生活。正像治安警察局局長梁文昌說的那樣,這些作品讓人深刻感受到生活是充滿藝術的,還有一股源自警察文化底蘊的強烈情懷。

  每逢節假日,這條斜坡路上還會擺出一些小攤位,有藝人演唱、畫家擺攤畫畫、手工飾品販賣等等。臺灣游客蒂娜告訴記者,這裡的文創商店,東西不一定特別精致,但能看出這些文創工作者都在致力保存澳門本土文化與藝術。(記者蘇寧)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