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76.93%受訪大學生認為實習沒收入依然值得
2017-08-03 11:01: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實習期間房租最貴

  劉茜怡左手推著行李箱,右手提著一袋床單被套,背上的雙肩包裡是一堆雜物。她已經像螞蟻搬家一樣在『舊家』和『新家』之間往返了3次。這是她4個月內第三次搬家。今年年初,在南京讀大四的她來到上海的一家事業單位實習。為了省錢,她『蹭住』過同事家,也『蹭住』過在上海讀書的高中同學的宿捨。劉茜怡告訴筆者:『實習前節省下來的生活費和做家教賺到的積蓄有限,我又不想過多地給父母增加負擔,所以只好能省則省。』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顯示,實習期間很多人都有不小的開銷。實習期間租房花銷最大的被訪者佔29.23%,此外,45.99%被訪者最大部分的支出用在吃飯上,還有16.19%被訪者花費最多的是路費。

  衛若琛實習所在的中信證券沒有食堂,早飯和午飯都要自己在外面解決。『吃最便宜的飯也要十幾元。』衛若琛慶幸自己在鄭州有親戚,平時可以住在親戚家,這可以減輕她實習期間的大部分負擔,不用像其他同事一樣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甘願一時窘迫只為更好的未來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顯示,19.92%受訪者認為入不敷出的實習不值得,而76.93%的受訪者認為是值得的,其中62.0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實習期間能力得到了一定提昇,另外14.90%認為只要能拿到好單位的實習證明,沒有收入也值得。

  實習了一個月的王欣已經適應了騎著電動車上班和醫院『三班倒』的生活節奏,細數起工作中的點滴,她說:『在臨床上會體驗到更真實的場面。發生在自己眼前的事,總是更深刻。』在王欣看來,入不敷出的窘迫只是一時的,有了這段經歷,就相當於握住了畢業以後找一份好工作的籌碼。

  宋晨叡認為實習生本身就是為了去學習,因為不會給實習單位帶來太多的經濟收益,所以沒有實習工資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的收獲還是很多的。』在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實習收獲了實踐經驗、學到了很多技能、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宋晨叡表示對這樣的實習很滿意。在他看來,自己就像一塊未經?造的生鐵,想要冶煉成鋼,實習中有些經濟上的磨礪,其實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我覺得薪酬不是最重要的,對學生有幫助纔是重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輔導員田小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們為學生提供的實習資源都是以學生專業的契合度為主,而不是根據實習單位給學生的薪資情況。面對一些學生假期實習入不敷出的情況,田小藝認為,這是雙方選擇的結果,如果學生覺得這份實習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方向有幫助,有些投入也可以理解。但作為學生的輔導員,她認為:『學生實習最重要的是保證安全,若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學生實習能有所收入就更好了。』

  針對部分實習單位會向實習生收取實習費用這一現象,南寧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總裁張軒分析,一些企業收取『實習費用』可能是有原因的。從用工單位的角度看,企業在培訓實習人員階段會提供各種人力和資源,而實習生流動性大,企業並不知道實習生能否在實習工作中給企業帶來直接的效益,所以可能收取一定的費用,至少是讓企業投入到實習生身上的成本沒有白白浪費——這也是一些企業用來防止人員流失的手段。

  田小藝認為,不排除一些實習單位在假期招收實習生本就是在尋找廉價勞動力,這樣的單位向實習生收取費用,她『從個人角度看,這是公司單方面的道德問題』。但畢竟實習不是強制性的,總體來說還是靠學生們在實習前對用人單位有多少了解,要出於對自身發展的考慮來決定。

  衛若琛逐漸從開始實習時的茫然,到可以熟練地踩著高跟鞋、穿著正裝,奔波在『回訪』客戶的路上。她現在甚至可以用通俗的語言把金融領域生澀的專業名詞講給外行人聽。在成長這條路上,花銷的『受不了』在她眼裡,終究是一件小事。比起實習帶來的豐富知識和難得的實習證明,她堅定地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深夜,宋晨叡請制片人審完了片子,從辦公樓裡出來,獨自走在北京的繁華街道上。路邊燈光落下,披在肩頭,宋晨叡覺得自己像一個大英雄。(沈陽農業大學王晨廣西師范大學韋世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李蔚記者張磊)(除衛若琛、田小藝外,文中被采訪者均為化名)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