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走進建在『海綿』上的小鎮:鮮花盛開,蝴蝶自來
2017-08-02 22:0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岳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紀念『三個90周年』】走進建在『海綿』上的小鎮:鮮花盛開,蝴蝶自來

海綿小鎮五陂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萍鄉8月2日電 這座地處萍鄉市南郊的小鎮,正因『海綿』而變得大不一樣。日前,記者跟隨紀念『三個90周年』網絡媒體宣傳主題活動一行走進江西萍鄉安源區五陂鎮。在這裡,海綿小鎮的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事實上,不同於人們常提起的『海綿』,海綿小鎮的概念,與海綿城市密切相關。

  那何為『海綿城市』?用萍鄉市海綿辦副主任劉民的話說就是:『下大雨時,城市能夠將雨水「吸」的一乾二淨;乾旱時,再把吸進去的水「吐」出來。』

  萍鄉市,也是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劉民向記者介紹道,『海綿城市就像是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維持著水的自然流動。對於城市的運行而言,雨水是重要的資源,但如果形成雨洪,反而會給城市帶來很多問題。』

海綿城市萍鄉

  『而建設海綿城市,即綜合采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使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自然的吸收雨水,自然的釋放,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管理雨洪。』

  簡而言之,這一過程就是利用透水鋪裝、滲排管等設置,控制徑流雨水完成滲透、調蓄、淨化等步驟,從而實現雨水的消納和利用。一位萍鄉市民告訴記者,相比之前,如今雨時的路面情況已有很大改善,路上難見積水,出行也不會出現趟水的情況。

  而五陂鎮海綿小鎮的誕生,恰恰得益於『海綿城市』與『特色小鎮』的融合。

  去年,五陂鎮啟動了海綿小鎮建設,並加大了水生態體系保護力度,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五陂鎮希望依托自身良好的『山水林田城』生態資源,構建一個『產城人文』與美景旅游的復合載體。

小鎮一角 主辦方供圖

  『我們鎮三面環山,一眼望去都是綠色,空氣也非常新鮮。』五陂鎮人大主席張光軍如是介紹。數據顯示,原以農業為主的五陂鎮,鎮域森林覆蓋率超過65%,這也是張光軍話中『立足生態,做好生態發展這篇文章』的基礎。

  令張光軍多次提起的,還有五陂鎮的旅游資源——各具特色的古樹、古寺、古道。此外在海綿小鎮的建設過程中,休閑旅游、民俗景觀等方面也是投入的重點,這意味著美景環境將成為五陂鎮吸引游客觀光、打造精品旅游的主要抓手之一。事實上近半年以來,小鎮居民的生活環境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例如令人賞心悅目的步行道替代了原本叢生的雜草。

  在張光軍看來,特色小鎮建設的關鍵,是圍繞『海綿』元素發展產業。他認為,通過產業帶動,老百姓會有更多的就業渠道,以及自己創業的支點。以打造民宿旅游為例,這就為發展服務業提供了很大舞臺。

小鎮一角 主辦方供圖

  『如果我們在對接這個產業鏈的過程中能有所作為,老百姓創業的空間和增收的希望都是非常大的。』

  因此以『海綿』為關鍵詞,打造獨具優勢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地方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這就成為了五陂鎮為之努力的目標。

  張光軍透露,海綿小鎮的後續建設正按照規劃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他希望五陂鎮能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海綿特色小鎮全國樣板。對於五陂鎮的明天,張光軍也很有信心,『就像一朵鮮花盛開後,一定會有蝴蝶來。』

責任編輯:遲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