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本科轉專科』是改革探路
2017-08-02 09:56:02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佘宗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媒體報道,日前,華中科技大學發布的《華中科技大學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讓很多網友長了見識——從下學期開始,普通本科生學分不達標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堅持正常學習的,可以申請轉入專科學習;達到專科畢業要求後,按專科畢業。消息一出,就激起不小的輿論漣漪。

  其實,早在2003年,海南大學就有過23名本科生因學分不夠轉為專科生的『先行先試』。清華大學早些年也有類似做法,2015年7月修訂發布的《清華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中規定,學生因課程學習不合格導致一學期所取得學分低於12學分者,轉入試讀,暫保留學籍一年。試讀期滿,未達到解除試讀學分要求者,轉入專科學習或者退學;此外,因身體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堅持正常學習者,可以申請轉入專科學習。

  原本在清華、華中科大等名校求學的學生,若未能達到學業要求,就可能從本科『直線滑落』到專科,這聽上去有些殘酷。但實際上,這只是高校保證人纔培育質量的正常淘汰機制。

  學生的培養質量是評價高校辦學的重要指標。在大學『寬進嚴出』的一些國家,這類機制很常見。在美國高校,學生因為學業或是身體原因而申請轉到社區學院已是常態化做法。國內高校雖然多是『嚴進寬出』模式,但在本科教育期間仍需秉持應有的質量標准,逐步完善『退出』『淘汰』機制,這樣纔能避免考進名校『混日子混畢業證』的病象,保證高校的辦學質量。

  學業未達標,可轉入專科,其實也給部分學生增加了可選擇空間。以往本科生若學業無法達標,將直接面臨被勒令退學的局面。一旦退學,之前修的學分、花的時間都『打了水漂』,這無異於荒廢青春,代價沈重。相比之下,『可轉入專科』則提供了某種緩衝餘地,在順利畢業和退學之間設置了梯度:作為『校內安排』的制度機制設計,它承認此前的課程和學分,讓一些落後的學生免於推倒重來,頗顯人性化。

  值得注意的是,華中科大在擬試行『學業未達標者可轉入專科』時,也對轉入專科的適用條件做了細化規定:學校今後每學年秋季將對普通本科生(新生除外)所獲學分梳理一次,對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四分之三(二年級為三分之二)者,給予黃牌警示;對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三分之二(二年級為二分之一)者,給予紅牌警示。受到紅牌警示或者累計兩次受到黃牌警示的,應轉入專科學習,否則予以退學處理。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不同程度的警告,這意味著對於收到黃牌警示的學生來說,仍然有補救餘地。這類精細化管理使得該《管理辦法》更加合乎情理。

  有專家指出,高校間若能構築起合理的校際學分互認和轉學制度,將有助於彌補高校大學生退出和淘汰機制的缺陷。但在高校等級難消的背景下,這一建議短時間內難以實際開展。而高校自主嘗試的『本科生未達標轉專科』,則能以從易到難的改革次序,為更大的教育改革探路。

  任何與教育規律、建設現代大學訴求相契合的改革嘗試,都可資鼓勵。就此看,『本科不努力,畢業成專科』式的創新做法難能可貴,將來路徑和模式成熟後,也能為其他高校乃至更多領域改革提供良性樣本。(佘宗明)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