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63.4%受訪者反映家中曾有老人被騙
2017-08-01 10:49: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63.4%受訪者反映家中曾有老人被騙

   62.7%受訪者建議年輕人多與老人溝通,消除溝通障礙

  漫畫:朱慧卿

  生活中,不少年輕人常因父母或祖輩被騙而懮心。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各類新事物層出不窮,老年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輕人,又由於信息獲取渠道單一,對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夠,面對各類新式騙局,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63人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63.4%的受訪者家中曾有老人被騙,74.6%的受訪者覺得老年人最常被養生保健類騙局所迷惑,62.7%受訪者建議年輕人多與老人溝通,消除溝通障礙。

  受訪者中,00後佔0.8%,90後佔19.9%,80後佔50.6%,70後佔21.0%,60後佔6.1%,50後佔1.3%。

   77.9%受訪者擔心父母或祖輩被騙

  『有一陣子,我媽每天打電話給我,勸我購買朋友推薦給她的一種「保健品」。』70後王秀婷在北京做餐飲生意,母親獨自生活在遼寧老家。在母親的『強烈要求』下,王秀婷購買過一盒號稱能祛濕排毒、預防百病的『保健品』。『打開包裝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母親是被人騙了』。該保健品不僅包裝簡陋,連說明書也寫得含糊不清。

  在北京做行政工作的陳益寧(化名)曾因父母的上當受騙而備受困擾。陳益寧的父親『投資』了一款虛假理財產品『雲數貿』,並時常向陳益寧轉發相關的虛假報道。『這些虛假報道用詞誇張、情緒激烈,故意用「互聯網+」「電商」「創新創業」等專業名詞迷惑老人』。通過網絡查詢,陳益寧發現,『雲數貿』早在2013年9月就被公安部公布為十大典型傳銷案例。『即使看了公安部的公告,我父親依然不相信自己受了騙』。

  本次調查中,63.4%的受訪者家中曾有老人被騙,其中14.7%曾多次被騙,48.7%有過偶爾幾次。僅36.6%的受訪者家中未曾有老人被騙。

  與此同時,77.9%的受訪者會擔心父母或祖輩被騙。

  『很多騙子就是認准了老年人這一群體。』王秀婷坦言,相比於年輕人,老年人手中有閑錢,也更容易上當受騙。

  生活中,74.6%的受訪者覺得老年人最常被養生保健類騙局所迷惑。其他類別依次有:投資理財(50.6%)、祛病消災(42.0%)、假錢幣(28.0%)、旅游購物(26.4%)、金銀首飾(24.5%)、親友求救(21.4%)、古玩字畫(19.9%)、彩票中獎(18.8%)、慈善捐款(14.6%)、高薪工作(5.7%)和出版發表(4.6%)等。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常務副院長朱紅文表示,一方面,以社會結構變化為代表的社會變革正在加快,很多老年人此前居住在農村,處在信息較為封閉、社會結構較為簡單的環境中,這種長期穩定的、單位制的、城鄉分割的生活方式,使得不少老年人無法適應當下劇烈的社會變革。『另一方面,現代技術的變化也十分迅速,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老年人在識記和知識更新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無法緊跟新技術的變化』。因此,在知識脫節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老年人在客觀上更容易受到欺騙。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