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海淘兒童退燒藥推薦劑量竟超成人 專家:有額外風險
2017-07-25 10:10:41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用藥方法須靠網上查詢

  海淘得來的兒童藥多是外文說明書,看不懂也沒有醫囑,用藥安全怎麼保證?常年做澳洲代購的『小優』有一個專門用於聯系客戶的微信,代購范圍從日用品到保健品都有,也包括兒童藥品,『大寶寶的藥品單我接的比較多,小寶寶特別是還不滿一歲的小朋友藥品單我很少接,因為兒童藥品根據年齡、用藥方式等劃分得很細,萬一買錯了,或者家長給孩子吃錯了,很有風險。』

  『小優』表示,自己代購的藥品都是從澳洲直郵到國內,沒有中文標識也沒有其他檢驗標志,如果家長需要,她可以附送一份藥品使用說明的中文翻譯。

  齊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她通過海淘網站代購,藥品到貨後,都會上相關海淘網站上去搜關於該藥品的中文說明,然後再把自己寫好的用量和使用方式的中文標簽貼在藥盒上。

  但這樣的方式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能放心。『寶寶生病還是要去醫院看過大夫再用藥比較好。』周女士認為,畢竟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是專業醫生,僅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說明書就隨便給孩子吃藥,難免會有風險。

  文/記者董鑫張小妹

  釋疑

  為孩子海淘感冒、退燒藥是否有必要?

  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胡利華說,業內通常用『三缺』來總結形容目前國內兒童用藥的困境,分別是『兒童藥物臨床使用信息缺乏』、『兒科用藥指南、標准缺乏』以及『兒童適宜的劑型規格缺乏』。比如,藥物說明書中關於兒童用藥信息的描述大多都是『兒童用藥尚不明確』等。

  其中,『劑型規格的缺乏』是多數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以口服用藥為例,片劑、膠囊劑等藥物的最小包裝(規格)往往是成人的常用單次劑量,這導致兒童在使用時需要拆分使用,拆分會導致劑量不准、拆分後藥物的穩定性、衛生等問題。

  目前,居於家長海淘兒童藥榜首的都是感冒、發熱、咳嗽、腹瀉等兒童常見病的用藥。胡利華認為,這類藥物兒童適用的劑型規格相對較多,可選范圍比較大,藥物說明書上提供的用藥信息也比較完整。

  『當然,國內的某些藥比起同類的海淘藥,可能在外觀、口味上面要略遜色一些,兒童的接受度不是那麼好。』胡利華說:『但使用海淘藥存在一些風險,權衡之下,我個人認為在國內就可以購買到的感冒、發熱、咳嗽等藥物沒必要使用海淘藥。』

  使用海淘兒童藥有哪些風險?

  藥品不同於普通商品,其使用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對於普通大眾,疾病診斷、藥物治療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欠缺,除了一些安全性相對較高的OTC類藥物(非處方藥)大家可以依照說明書用藥,其他藥物必須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

  此外,生產、運輸、存儲等各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藥品的質量,進而影響藥物的安全性和療效,這就對藥品的采購來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用海淘藥需要注意什麼?

  正規的醫療機構和藥店在藥品的進口、運輸、存儲都是按嚴格的標准執行的,只有如此纔可能保證其售出藥品的質量。

  對於一些確實需要的、在國內購買不到的藥品,可以考慮采用海淘等方式購買。但買回來的藥物一定要請醫藥方面的專業人士指導使用,對於多數家長而言,哪怕英文水平再好,但還是會缺乏醫藥專業知識。

  文/記者張小妹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