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澳專家盼澳大利亞搭乘『一帶一路』快車
2017-04-26 22:43:03 來源:人民網  作者:盛楚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網悉尼4月26日電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開幕之際,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學教授漢斯·杭智科(Hans Hendrischke)博士和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副院長羅震(James Laurenceson)博士接受了人民網記者專訪。他們對澳大利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一帶一路』倡議與澳『北部大開發』計劃對接建言獻策,並表示澳大利亞期盼搭乘『一帶一路』快車,加速區域發展。

  2017年3月,李克強總理訪澳期間,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一家基礎設施企業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內容包括在西澳大利亞州建設鐵路線,連接西澳州的鐵礦和港口之間的路徑。羅震表示,早在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訪澳,澳大利亞開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加深理解和認可,此次李克強總理訪澳雙方深入推進了戰略對接。羅震說,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球領先,尤其是鐵路建設。西澳州的鐵路基礎設施項目僅建設期間就會給澳大利亞帶來3300個就業機會,『一帶一路』帶來的成效將非常明顯。

  中澳戰略對接促進澳大利亞在南太地區的聯動

  杭智科表示,澳大利亞參與到『一帶一路』共建中的方式多種多樣,最為顯著的方式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和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計劃的對接。澳大利亞北部需要來自中國和周邊鄰國的市場需求,和『一帶一路』的對接必然會帶來共贏。

  2012年,中澳簽署了關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諒解備忘錄,重點加強聯合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羅震表示,『一帶一路』和『北部大開發』的對接更簡易的方法是以此前這份諒解備忘錄為基礎,因此作為啟動平臺,進一步促進『一帶一路』的共建合作。

  杭智科還強調,中國投資貿易並不會對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帶來威脅。當然,從商業角度來講,過度依賴一個商業合作伙伴,必然會加大商業風險,企業一般都會分散經營風險。澳大利亞也應該多與周邊各經濟體增強聯系,而『一帶一路』恰恰給澳大利亞提供了與周邊南太鄰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接的途徑。

  澳大利亞對海外投資評估將更明晰

  『一帶一路』倡議與澳發展戰略的對接必然帶來更多中國投資和中國企業進入澳市場,澳大利亞對海外投資的評估審核情況也是中國投資者的關注點。2016年8月,澳大利亞國庫部以『未能消除安全疑慮』為由拒絕中國國家電網和香港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擬獲得新南威爾士州電網公司50.4%權益的99年租賃權的投資申請。對此羅震指出,過去幾年,澳政府對於海外投資,包括中國投資,其中哪些投資的資產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界定不太清晰。關於新州電網的案例,最不合理的在於一開始中國投資方沒有獲得信息而在最後纔被告知該項投資威脅國家安全利益。澳政府應該在之後避免這種現象發生。

  今年年初,澳大利亞建立了重要基礎設施中心以評估戰略基建,如港口、鐵路、電力、通訊網絡涉及的國家安全利益,為重大海外投資的評估提供依據。羅震認為中國投資者會因此獲益,相信今後澳大利亞對海外投資的評估會更為清晰、透明。

  羅震說,澳大利亞應該重視『一帶一路』,重視其對澳大利亞帶來的益處。中國和新西蘭已經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澳大利亞也可以參考。亞投行就是中國牽頭帶動區域合作的最好例證。

  『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全球化的重要貢獻

  杭智科認為,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理解為中國通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拓展在太平洋的供應鏈,沿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來加強同澳新以及南太國家的關系。杭智科還建議,去創造一種理解共識,即『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全球化的重要貢獻,或者說『一帶一路』是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我們可以看到,盡管『一帶一路』是區域性合作機制,但不管合作伙伴來自何方,中國都在保持開放的態度。

  羅震說,全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很明顯,在經濟全球化受挫的今天,關稅雖然下降了,但世界的連通性仍不夠強,仍需要花很多成本運輸貨物,這也是『一帶一路』發揮作用的地方。增強聯系,降低成本,共同獲益,『一帶一路』是偉大的倡議。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一帶一路·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