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沒電用沒肉吃,歸國博士成現代"魯濱遜")
招募守護象山韭山列島、舟山五峙山島的兩名鳥類監測臨時人員,那裡是世界極度瀕危物種——中華鳳頭燕鷗已知三個繁殖地中的兩個。

中華鳳頭燕鷗
不到一個月,陳水華收到全國各地300多封求職郵件。求職者中,有畢業找工作的大學生,也有自由職業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留學歸國博士和他妻子發來的兩封長郵件。
這位博士名叫張鵬,來自吉林長春,1979年生人,曾在韓國攻讀體育教育博士學位,2016年10月回國。他看到了錢報的報道,並在妻子支持下報了名。

這次,張鵬和另一位寧波籍志願者一起,成為了最有詩意臨時工。2天前,他背著行囊,入駐象山韭山列島,在這個無人海島上,開始了長達三四個月的護鳥行動。
每年4-8月,是燕鷗海島築巢的繁殖季。 然而,蛇類、猛禽的偷獵,人類過度捕撈、撿食鳥蛋,臺風天氣等都因素,無不威脅海鳥的繁殖。

象山韭山列島
無人海島上的生活,是不是很艱苦;海島護鳥的行動,又有哪些不同尋常的遭遇?
憑著島上微弱的信號,張鵬與錢報記者取得了聯系,以文字和圖片形式,為大家分享海島護鳥者荒野求生般的點滴日常。
責任編輯:孫嵐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