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辛識平:反腐倡廉,滌蕩人心的價值觀較量
2017-04-26 10:47:35 來源:新華社  作者:辛識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反腐倡廉,滌蕩人心的價值觀較量

  【學習進行時】價值觀上出問題,是乾部腐化墮落的內因。近年來,在正風反腐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中,價值觀層面進行著怎樣的較量,帶來哪些啟示?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專欄今天推出『辛識平』融媒體評論,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和實踐,與您一起思考正風反腐背後的價值觀問題。

  上體育課想踢球,得給隊長、副隊長送錢;學習委員監督同學背課文,交5元錢就讓過;同學之間抄作業,每人每次收費5元……

  這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情節。最近有媒體調查發現,在一些學校,幫同學寫作業掙『外快』、選班乾部拉票等現象確實存在。『拿好處交換』『花錢辦事』的壞風氣侵入校園,給孩子們造成價值觀誤導,讓人揪心。這也警示人們,腐敗不僅敗壞黨風政風,也在毒化世道人心。在正風反腐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中,價值觀的較量觸及靈魂、蕩滌人心,對決戰決勝至關重要。

  『拜金主義』『思想墮落』『享樂奢靡』……翻閱落馬官員的懺悔錄常常會看到這些字眼。有的信奉『為別人辦事,好處費不拿白不拿』以權謀私,有的『教育』兒子『學會走捷徑』搞全家貪腐,有的認為『大樹底下好乘涼』逐漸陷入團團伙伙。

  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價值觀上出問題,是乾部腐化墮落的內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乾部的『總開關』沒擰緊,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

  有道是『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始終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共產黨人價值觀,要靠鑄牢理想信念這個共產黨人的魂;要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使清風正氣得到弘揚。這為全黨和全社會指明了價值航向。從不敢、不能到不想,正風反腐必須在思想文化層面激濁揚清、正本清源,把被腐敗顛倒的東西扭轉過來,讓價值正能量樹立起來、壯大起來。以這樣的視野來觀察,價值觀重塑是風氣之變背後的深層社會變革。

  弘揚崇廉拒腐的價值觀,擯棄『當官發財』等腐朽思想。曾幾何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成為一些人的行事准則,權力異化為『聚財法寶』,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滋長蔓延。總書記明確提出『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強調權力『姓公不姓私』,要求各級乾部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為的是讓權力回歸為人民服務的本位,讓乾部保持公僕本色。從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鐵腕行動,到強化各方面監督、規范權力運行,再到加強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無不消解著腐敗的負能量,高揚起『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價值旗幟。

  弘揚尚儉戒奢的價值觀,遏制奢靡享樂等不正之風。『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作風問題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近年來,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刷新了黨風政風,也帶動了社風民風好轉。比如,中央出臺八項規定、狠剎『四風』,乾部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少了,民間興起了『光盤行動』,高檔消費向平民化轉型,一度甚囂塵上的驕奢淫逸、拜金炫富等現象得到遏制。這就向社會傳遞一種價值導向:不管物質條件如何改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永遠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也是社會精氣神的重要源泉。

  弘揚實乾擔當的價值觀,排除『為官不為』等消極思想。少數乾部奉行『寧可少乾事也不要出事』,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心態,滿足於做四平八穩的『太平官』,懶政怠政思想有所抬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倡導各級乾部『當改革實乾家』,標明了既乾淨又乾事的價值追求。從踐行『三嚴三實』,到整治懶官庸官;從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到加強乾部培訓、補齊能力短板……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舉措都是為了激發擔當精神、營造實乾氛圍,讓負責任、辦實事、求實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需要經歷砥礪淬煉的過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需要不斷固本培元、立根鑄魂,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淨化政治生態,重構價值世界,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未來所在。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