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蘭伊利集團大洋洲乳業員工劉佳楠:我們一個班組只需要8個人就可以操作整個系統。這套系統其實和其它國際一流的乳品公司相比也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
現在,大洋洲基地每年可生產5萬6千噸全脂奶粉、3萬噸嬰兒奶粉、8萬噸液態奶,以及科技含量極高的功能性乳蛋白產品。除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還有大約40%的乳制品銷往世界各地。
融入當地發展中國品牌獲認可

從工廠驅車30公裡,就到了奶農伊恩·摩爾的牧場,牧場的800頭奶牛為伊利提供原奶。
新西蘭懷馬特市農場主伊恩·摩爾:我們歡迎伊利的高標准收奶,如果我們有高質量的牛奶,我們還會得到獎金,目前我們已經獲得5000新西蘭元(約合24000元人民幣)的獎金了。
新西蘭南島的夏季降雨較少,牧場常常面臨缺水困境,這曾經讓伊恩非常頭疼。但自從與伊利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後,他已經不再為這個而發愁了。

新西蘭懷馬特市農場主伊恩·摩爾:通過和伊利的合作我們得到了絕佳的發展機會,使我們的牧場進一步擴大。
依靠伊利提供的年度預付款,伊恩添置了灌溉設備,改善了草場條件。三年下來,他的牧場產奶量增長了20%到25%。在懷馬特地區,像伊恩一樣為伊利供奶的牧場已接近一百家。
中國乳企走向海外實現雙贏效果
事實上,除了伊利,還有蒙牛、光明等一批中國乳品企業已經在新西蘭開展合作項目。一些企業還將目光投向了澳大利亞、美國、法國等奶業大國。
這些合作的展開,不僅更好地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促進了中國乳品企業的發展,也給當地相關行業和社會的發展增添了活力。

新西蘭懷馬特市市長克雷格·羅利:伊利項目的建成極大地促進了本地的經濟發展,目前奶制品產業和相關的種植業基地已經佔地2萬5千公頃,我認為前景非常可觀。
伊利:利用全球資源服務世界
日前,伊利集團負責人在新西蘭最大日報《新西蘭先驅報》上發表文章說,中國乳品企業紛紛走向海外,得益於中國政府搭建的『一帶一路』這個橋梁。這一觀點,得到了新西蘭當地媒體的贊同。他們認為,『一帶一路』建設了一個全球合作的通道,讓中國企業與相關國家和人民共享『一帶一路』紅利。
新西蘭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我們抓住『一帶一路』這個契機,開始規劃、布局,走向世界。我們要利用全球的資源,來為我們中國的消費者服務,為世界的消費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