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廣西欽州港曾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對外貿易港口。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廣西欽州保稅港區應運而生,作為我國離東盟最近的保稅港區,相關部門聚合平臺優勢,發展腹地經濟,正在將它打造成中南及西南對外貿易的重要銜接樞紐和先行區。
這裡是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上,一艘從越南出發抵港的貨船正在進行卸載作業,貨船裡裝載了五千多噸風乾木片,是港區內一家紙業公司進口的造紙主原料。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們,當初來港區落戶時,看重的就是這裡優越的地理條件。
廣西某紙業有限公司員工崔益存:因為這裡的海港條件非常優越,現在的保稅港碼頭乃至欽州港的石油碼頭已經使我們進口或出口貨暢其流。
在保稅港區建設前,整個欽州港只有50個泊位,連5萬噸級的貨輪都無法停靠,保稅港區建設初期,面臨著招商困難等問題。2013年開始,借助『一帶一路』的建設,保稅港區創新經營模式,引進了多家國際知名港口運營商入駐,借助國際航運企業的資源,快速拓展了集裝箱物流業務。

陽明海運(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惠強:將來我們是希望加多一些船進來,然後利用這個(航線開通)機會把廣西的貨(通過)『一帶一路』可以多發展一些去東南亞,還有就是去歐美一些地方。
廣西欽州保稅港區規劃面積10萬平方公裡,由碼頭作業區、保稅物流區、出口加工區和綜合服務區組成,目前已建成了11個碼頭泊位,開通了15條國際集裝箱航線,吸引了300多家中外企業落戶。去年3月6日,『北部灣港至緬甸至馬來西亞』集裝箱直航航線在欽州保稅港區開通,節約了運輸成本的同時還縮短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