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我國網上零售額去年破5萬億 電商該如何繳稅?
2017-04-24 08:33:3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稅收征管難不難?

  可通過電商平臺實行『代扣代繳』,大部分小微電商符合免稅條件,網店依然會有價格優勢

  既然對電商征稅不存在制度障礙,為何會出現電商少繳稅的現象?

  專家表示,電商與實體店的稅負不公平,主要基於現實中的兩個因素,即登記制度的缺失和保護新興產業的考量。

  我國目前對企業的稅收管理是以稅務登記為基礎的,2014年工商總局出臺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網絡商品交易的自然人,應當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其姓名、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依法辦理工商登記。這一政策雖然簡化了自然人經營網店的手續,但也客觀上造成部分超過免稅標准的企業以網店形式躲避稅收征管。現實中,該規定被理解為自然人賣家只需要向平臺登記,不需要工商登記,而工商登記是稅務登記的前提條件。一些地方出於鼓勵新興產業發展的考慮,也沒有對電商平臺采取嚴格的征管措施。

  『電子商務活動的數字化和虛擬性,是稅收征管的一個難題。此外,社會上不少人認為網購不開發票、不需要繳稅,也給稅務機關「以票控稅」帶來困難。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蔡昌認為,在大數據條件下,網絡交易會在資金支付和快遞物流兩個環節留痕,稅務部門要獲得電商的經營數據,一定程度上比實體店還要簡單。

  例如,雖然缺少工商登記,但稅務部門可以依托電商平臺實行『代扣代繳』制度。在美國,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普遍被要求代征銷售稅,截至2015年1月,亞馬遜已在美國23個州代征銷售稅,覆蓋了美國一半以上的人口。

  同時,電商納稅的法律環境正在完善,去年底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電子商務法草案規定,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依法辦理工商登記。修訂中的稅收征管法要求建立納稅人識別號制度,今後自然人、法人都將有唯一的識別號,實現社會全覆蓋。

  也有人擔心,電商與實體店一視同仁、規范納稅,會不會導致經營成本上昇,消費者網購時就買不到便宜貨了?

  實際上,這是多慮了。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淘寶平臺上96%的商家,都符合國家關於小微企業增值稅免稅條件。電商與實體店公平征稅,對這些小網店幾乎沒有影響,消費者還是能淘到價廉物美商品的。再說,電商本身還有場地、人工、物流方面的成本優勢,大多數網店依然有價格競爭力。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