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創業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以前,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如今,農民想要奔小康或許得靠著一張無形的『網』。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地不斷滲透,曾經貧困落後的革命老區搭上『互聯網+』快車脫貧致富,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老區農產品豐富,但交通閉塞,電商恰好彌補了傳統銷售方式的不足。』靠電商平臺創業銷售江西於都臍橙的雷艷梅,如今已經是『農村淘寶』於都縣羅江服務站負責人。
2014年,雷艷梅回到老家江西省於都縣羅江鄉,申請了天貓店鋪『野宴旗艦店』。從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4個月內便賣出15萬公斤臍橙、5萬公斤柚子,銷售額達180多萬元,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

農村電商服務站隨處可見(李政葳/攝)
目前,整個於都縣已經開設了320個村級服務站,其中85個淘寶村級服務站,222個京東村點,13個農村e郵服務站,覆蓋123個貧困村;京東、阿裡、居無懮、農村e郵等10餘家電商企業陸續進駐該縣。
雷艷梅創業成功的經驗,應該歸結於及時抓住『互聯網+』新機遇,搭上電商迅猛發展的快車。為進一步鼓勵創業,於都縣政府還出資租賃企業廠房,精心打造了『於都電子商務孵化基地』 ,對創業者進行培訓等『一條龍』孵化,還實現了『免費注冊、免費提供場地、免費提供信息、免費培訓人員、免費提供網絡、免費提供水電』的政策。
現在,整個孵化基地共發展個體網店5430家、新增注冊電商企業85家、新增微店6200家,電商交易額突破38億元,同比增長79.56%。
目前,農村電商渠道不斷下沈,產銷昇級帶動農村扶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佔比26.9%,規模為1.91億;城鎮網民佔比73.1%,規模為5.19億。2016年主要電商平臺渠道下沈戰略加快實施,比如,京東推出縣級以下區域線下加盟合作模式、阿裡巴巴進入『農村淘寶3.0』階段等,在物流、金融、服務等方面完善農村網購市場,在推動農村電商發展的同時促進地方扶貧脫貧。
以上數據,也進一步印證了電子商務對雷艷梅等廣大農村創業者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