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網絡安全是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已經成為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命門』,『安全與發展同步推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日益凸顯。
『2016年我國基礎網絡運行總體平穩,互聯網骨乾網各項檢測指標正常。』今年1月初,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對2016年網絡安全狀況做了總體調研。
然而,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各類新生業務的快速發展,網絡安全環境日趨復雜,網絡安全事件仍然對大部分網民構成影響。這份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的用戶佔比達到整體網民的70.5%,其中,網上詐騙是網民遇到的首要網絡安全問題,39.1%的網民曾遇到過這類網絡安全事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沒有意識到風險是最大的風險。網絡安全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一個技術漏洞、安全風險可能隱藏幾年都發現不了,結果是『誰進來了不知道、是敵是友不知道、乾了什麼不知道』,長期『潛伏』在裡面,一旦有事就發作了。
『隨著信息化進程加快,過去分散、獨立的網絡變得越來越高度關聯、依賴;同時,網絡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也不斷變化,網絡安全已成為信息化建設和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命門」。』參加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的曙光公司總裁歷軍深有感觸。
維護網絡安全,首先要知道風險在哪裡,是什麼樣的風險,什麼時候發生風險。歷軍表示,就網絡安全產業而言,我國仍處於比較薄弱的發展中狀態,行業國產化有待提高,相當一部分的核心技術尚受制於人;此外,網絡安全還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如果核心元器件無法實現國產化,產業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裡,就如同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造成一系列潛在的安全風險。
大國網絡安全博弈,不單是技術博弈,還是理念博弈、話語權博弈。『
相比國外市場,國內安全產業在世界范圍佔比較少,我國還需要加快網絡安全產業建設。』綠盟科技總裁沈繼業說。
『網絡安全威脅來自復雜的對手,對於不同威脅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中國的網絡安全企業要敢於直面對手,要敢於走出國門。』肖新光認為,我們不僅需要守衛一條漫長的、充滿弱點的邊界,還擁有大量的『防御孤島』和散點,『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信息化與安全同步建設,沒有安全與發展同步推進,安全防御依然無法有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