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一帶一路進入全面務實新階段 進展快於預期
2017-04-21 06:59: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武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去年6月,中國和波蘭簽署聲明,雙方致力於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波蘭『可持續發展計劃』框架下共同推動雙邊合作。目前,已有20多條中國通往歐洲的『中歐班列』抵達波蘭或路過波蘭。這些班列不僅發揮了貨物運輸的作用,也成為促進人文交流的紐帶。

  其他國家也在積極行動,期待『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2016年,馬來西亞率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成立首個『一帶一路』中心。『一帶一路』與文萊推出的『2035年願景』藍圖不謀而合,文萊正積極尋求與中國港口城市加強合作,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加強海上合作開發,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澳大利亞的北部大開發倡議和國家基礎設施發展計劃有許多共同點,兩國尋求發展戰略的對接以進一步提昇合作的領域和層次。土耳其曾經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終點,如今也是『一帶一路』沿線通往歐洲的重要一環。處在亞歐大陸橋上的土耳其積極推動絲綢之路沿線的『中間走廊計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汽車、紡織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

  項目紛紛落地

  在相關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相繼對接下,中國和相關國家的雙邊合作得以推進,產能和投資合作得到加強,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相繼落地,體現出『一帶一路』與他國戰略對接的成效。倡議所提出的『五通』的每一個方面,都有大量成果落地。

  據報道,在中國和相關國家的積極推動下,一批重大『一帶一路』合作標志性工程相繼落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合同1260億美元,同比增長36%。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中車等龍頭公司簽訂了一些道路基建領域重要項目訂單。中國交建2016年來自海外地區的新簽合同額為2237.70億元,約佔公司當年新簽合同額的30.62%;中國中車2016年新簽海外訂單合計突破200億元。亞的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正式通車,從投融資、技術標准到運營管理維護,全部采用中國標准。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馬來西亞南部鐵路、匈塞鐵路、瓜達爾港等重大項目也有序推進。民營、中小企業也分享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成果。三一重工相繼在印度、巴西等地投資建立了研發和制造基地。

  早在2013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建立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更受重視。巴基斯坦計劃發展部長伊克巴爾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像一個大框架,內涵豐富,包括公路、鐵路、管道、港口、園區等。』2015年4月,面向『一帶一路』的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絲路基金成立後的首個項目落地在巴基斯坦吉拉姆河卡洛特水電項目。

  中波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簽署後,2017年3月,波蘭共和國副參議長格熱戈什·柴萊伊訪問湖南省,並簽署了波蘭中國(湖南)工業產能合作園、中東歐16國(中部)國際商貿總部中心項目兩項經貿合作協議,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到實處。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與越南『兩廊一圈』規劃不斷深入對接,越南北江省發展模式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光伏產業不僅逐漸成為這個農業大省發展的新動力,而且也成為了『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合作的新亮點。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白俄羅斯連接著歐亞經濟聯盟和歐盟兩大市場。2015年,中國和白俄羅斯領導人提出將中白工業園建成『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盧卡申科頒布《中白工業園總統令》,以國家最高立法形式賦予園區一系列優惠政策。總面積將達91.5平方公裡的中白工業園,是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參與建設的最大海外工業園區,也是中白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標志性工程。截至2016年底,中白工業園已完成一期起步區3.5平方公裡的基礎設施建設,來自中白兩國的8家企業已正式入駐園區。白俄羅斯經濟部部長季諾夫斯基最近介紹說,今年底,中白工業園注冊商家將達20家,在建商家達10家,其中,啟動運行的商家將達5家。

  中緬原油管道工程也於近日正式投入運行。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實施的先導項目——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的一部分,這一工程投運正在實踐造福兩國人民的願景。對於中國,中緬原油管道投運也具有多重意義。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管道的投運使中國開闢印度洋能源通道、實現油氣進口多元化的構想變為現實。該項目對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另據報道,由江蘇紅豆集團等投資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已經成了『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標志性工程。目前,該園區已有109家企業入駐,其中中資企業94家,為當地解決了1.6萬人的就業。特區未來目標是300家企業入駐,創造8萬到10萬個就業崗位。

  全球企業分享紅利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抓住機遇,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與此同時,跨國公司也在積極尋找這一倡議帶來的新機遇,制定相關企業發展戰略,以贏得先機。

  國內企業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額與訂單量大幅增長,基建、能源、道路交通等領域合作項目佔比較高。金融行業也積極加入其中。如中國銀行已在『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跟進『一帶一路』重大項目420個,意向性支持金額超過947億美元,在境外成功完成30億美元等值債券發行定價,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一帶一路』相關信貸項目。銀聯國際日前宣布,與白俄羅斯BPS-Sberbank簽署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提昇銀聯卡在『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服務能力。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一些公司分享到的『一帶一路』紅利已在企業營收上有所體現。商務部人士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企業到國外市場挖掘商機,在『全球資源配置』需求的倒逼下,將會推進中國企業的結構調整、產業昇級進程。中國企業將逐漸從產品輸出擴展到全產業鏈輸出、綠色價值鏈輸出等,並在構建新的全球供應鏈、價值鏈體系進程中,提昇中國企業品牌形象、產品附加值等。

  跨國公司也在積極尋找『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在去年底舉行的『國際跨國公司領袖圓桌會議』暨『一帶一路』合作發展論壇上,與會者討論了跨國公司如何把握『一帶一路』合作機遇和挑戰、在『一帶一路』合作發展中如何充分發揮作用等問題。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認為,其覆蓋全球的代理商渠道網絡和金融服務體系等全球布局,是支持中企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獨特能力。該公司曾向業界提出『建設4.0』新模式,強調以先進的智能融合技術和理念,助力『一帶一路』。瑞典沃爾沃集團也曾表示,跨國企業不應缺席『一帶一路』倡議這一發展機遇。通用電氣也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倡議。據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量,幾乎佔了通用電氣每年新增銷售額的30%以上。瑞士再保險對『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也十分看好,認為該倡議同樣需要外資保險和再保險公司參與,以此形成多方多贏的國際合作。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一帶一路·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