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高米店家園公租房項目申請現場,由於排隊者眾多,現場工作人員(右一)在向申請者說明:『不在第一次序就不用排隊了!』
一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申請長龍,一邊卻是農民工申請者的缺席。在『好政策』與『高門檻』之間,農民工們正面臨著一種尷尬。
4月中旬,北京市首次試點面向『新北京人』(穩定就業的非京籍無房家庭)開展專項配租,在400套公租房源中單獨劃出30%面向『新北京人』配租。但由於購房資格、配租次序等門檻,農民工們並沒有出現在申請隊伍中。
申請現場難覓農民工
4月12日17時,面向京籍無房家庭和『新北京人』開展專項配租試點的馬泉營家園和高米店家園兩個公租房項目,完成意向登記。其中有120套房源面向『新北京人』配租,共有1382戶『新北京人』登記申請,但在申請現場,《工人日報》記者並沒有看到農民工申請者。
4月11日中午,李新明請了半天假,來到位於北京市南五環外的燕保·高米店家園,此時,公租房申請隊伍已經排到了百米開外。3個多小時之後,他終於來到了中間位置。
李新明是隊伍中為數不多戶口在外地農村的人,來北京11年了,目前在大興區一家教育機構從事培訓工作,一家三口在南四環外租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每月租金3500元。『雖然規定只能住3年,還不能續租,但不會有房東把你趕來趕去。』對他來說,來排隊的最大動力是租金相對便宜。
高米店家園公租房項目位於大興區景明路,每套建築面積58.10平方米至61.95平方米,租金標准是每月37元/建築平方米,也就是每套租金2300元左右,比市場價格便宜了1000多元。
但對很多打工者來說,這仍然是個巨額數字。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登記兩天來,他還沒接待過農民工申請者,『就算搖上了,房租交得起嗎?』
申請過程繁瑣和偏遠的交通位置也成為攔路虎。按規定,申請者需提交身份證、戶口簿、婚姻證明、就業證明、配租申請表等,准備材料很麻煩。
張明(化名)是混雜在隊伍裡的代辦,一單500元,可以幫跑所有程序,『肯定沒有農民工,它有一套篩選機制,農民工早就被排除在外了,況且離市區和產業園那麼遠,他們去城裡打工也不方便。』張明說,高米店家園距離地鐵要走1公裡多。
『房源少是大問題,30套跟沒有差不多。』李新明對搖上號沒啥信心,不過他認為這是個好政策,畢竟北京以前沒有針對非京籍外來工的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