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黨員黃大發,絕壁鑿出『生命渠』
2017-04-20 11:02:58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陳李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黃大發帶領著村民在懸崖絕壁上開鑿一條『生命』渠,既解決人畜飲水,又解決農田灌溉。(潘凌峰 攝)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李育)在貴州遵義的黔北大山深處,藏著一條長7200米的生命渠。

  歷時36年之久,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這條蜿蜒在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草王壩的生命渠,以潺潺渠水潤澤了當地1200多人,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大發渠』,因為修建這條生命之渠的領頭人正是草王壩老支書黃大發。

  窮怕了就必須修渠!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過年纔有點米湯喝。』這是當地流傳的這首民謠。過去的草王壩,只有一個字『窮』,而無水就是草王壩的窮根。

  『修渠引水是全村人最大的夢想。』

  過去草王壩只有一口井,水井裡是望天水,雨水從山腳的石頭縫裡一點點滲出來。沒有水,農民不敢種水田,全村種的是包谷洋芋。吃白米飯就成了奢望,用玉米碾碎上鍋蒸煮而成的『包沙飯』是過去草王壩群眾的主食。

  『從當大隊長那天開始,我就決心為村民乾三件事。一是引水,二是修路,三是通電。』黃大發說。1959年,23歲的黃大發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他被推選為草王壩大隊長。那一年,血性男兒立下錚錚誓言。

水渠穿絕壁而過(潘凌峰 攝)

  修渠失敗,2公裡是那麼近又那麼遠

  半個世紀前,中國林州的十萬開山者,歷時十年,挖渠引水,在太行之巔挖出了一條紅旗渠。黃大發也要帶領村民修草壩村的紅旗渠。

  與草王壩缺水的窘境相比,幾公裡外的野彪村卻水源富足。只不過兩村之間被大山絕壁隔斷。如果能修一條水渠,把野彪村的水引過來,就能解決全村的飲水和灌溉了。

  大隊長黃大發做起指揮長,帶領村民修渠引水。然而,現實卻無比殘酷。

  沒有任何修渠技術,撈起錘子一頓猛敲;不懂測量,靠幾根竹竿就開乾;沒有水泥,直接糊上黃泥巴。更不要說什麼導洪溝、分流渠了。

  蠻乾當然建不出成果,十年了,水就是進不了草王壩。

  『眼看只有最後兩公裡就成功了,可是水量太小了,最後兩公裡也無法修通了。』時至今日再說起第一次修渠失敗,黃大發依舊覺得可惜。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