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整治『污水濁流』
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大步向前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家園。
互聯網事業發展迅速,在其奔流之際,不免淤泥泛起。這一年,我國重拳整治網絡秩序,激濁揚清,紮緊安全的籬笆,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中央網信辦、國家旅游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旅游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的通知》;國家網信辦提出網站履行主體責任八項要求;18款傳播低俗信息直播類應用被依法關停……網絡生態進一步好轉,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充沛,網絡空間日漸清朗。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習近平在去年的網信工作座談會上談到,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
網絡治理法治化一年來大步邁進,多部法律法規密集出臺——
2016年6月,《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管理規定》發布,成為新時代網絡搜索服務法治化的裡程碑。
2016年11月,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網絡直播亂象說不,限制、禁止靠低級趣味博取眼球的網絡直播,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同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高票通過,成為我國首部網絡安全領域的法律文件。
2016年12月,國家網信辦發布《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要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及其重要數據不受攻擊破壞。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國家網信辦牽頭起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修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持續推進全國網信行政執法體系建設。
網信工作一年間,回首峰巒入莽蒼。
回顧2016年國家網信辦牽頭開展的『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數據震撼人心:累計關閉違法違規賬號104.5萬個、空間和群組129萬個,查辦相關案件7.3萬餘件,抓獲涉電信網絡詐騙、傳播『黃賭毒』、散布惡性謠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嫌疑人1.7萬餘名,對網絡空間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持續有力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