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個別公司教唆司機『刷單』
記者了解到,3月26日,『之道出行』官方微博發《告知函》稱,3月23日,內蒙古樂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道公司』)收購合並之道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道公司』),對司機反映的『充值被套』問題,由樂道公司全權處理負責。
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樂道公司與之道公司本就是管理關系,前者是後者的投資股東。
4月1日,『之道出行』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凍結賬號實為發現平臺遭遇大規模『惡意』刷單,經風控系統排查後對異常訂單進行了凍結處理,並已向公安機關報案。該公司還表示,與公司合作的個別公司,幫助司機注冊虛假司機端賬戶,教唆司機『刷單』,導致司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也給平臺造成不可挽回的巨額經濟損失。
4月12日,記者通過上述公告中的電話聯系到樂道公司工作人員,對方稱,『之道出行』平臺並非凍結了所有賬號,無刷單行為的司機可帶相關資料到公司解凍賬戶並提取現金。
據了解,4月初,北京也出現與馬先生類似情況,北京有媒體報道,之道出行涉嫌刷單賬戶有8000餘個,涉及資金約4000餘萬元,而之道出行CEO謝文峰已失聯。
說法
若平臺存在『鼓勵刷單』,或有非法集資之嫌
據鄭先生介紹,『之道出行』上線之初,河南總代理共簽了10家汽車租賃公司作為二級代理來開拓市場。受害者多系鄭州、洛陽司機。據保守統計,數百人受騙涉及金額近千萬元。
對『之道出行』的官方說法,鄭先生等人表示,他們也會搜集相關證據材料,到樂道公司進行反映處理。據了解,北京警方已對該事件介入調查。
河南中錦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鵬輝表示,『之道出行』平臺擅自禁止司機提款,司機可依法要求其歸還自己合法收入。但司機利用平臺漏洞刷單賺取傭金,司機也存在違約和過錯,可能涉嫌合同詐騙罪或盜竊罪。若平臺的確存在放縱或鼓勵司機刷單,且在知情下凍結了賬戶,則不僅觸犯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更有非法集資之嫌。但對具體的事實認定,應由警方或其他相關部門依法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