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看病不去大醫院也可以(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
2017-04-15 06:31: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大醫院要捨得放,基層也要接得住

  健康服務業發展改革聯盟執行主席田佑中認為,要真正建立起醫聯體需克服兩大困難,即上下級機構之間的利益共享和均衡,以及行政隸屬關系的統一協調。

  王賀勝認為,核心是解決動力機制問題。通過財政投入、醫保支付、人事管理等配套政策,調動三級公立醫院積極性,解決好大醫院捨得放的問題;通過派遣專家、專科共建等措施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沈,提昇基層服務水平,解決好基層接得住的問題;通過上級醫院對簽約患者提供優先接診、檢查、住院等服務,暢通術後恢復期、重癥穩定期等患者向下轉診通道,解決好患者願意去的問題;通過探索有利於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人員流動、分配激勵、醫保總額付費等機制,解決好政策要配套的問題。

  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認為,醫聯體將帶來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三大『轉變』:考核評價最小的單元轉變為醫聯體的效率、效果和成效,而不是單個醫療機構;醫患關系從短暫的、階段性的轉變成長期的、連續的、責任制的關系,服務模式從坐堂待診轉變為專科、全科醫生形成團隊,共同為患者提供簽約服務;服務行為將轉變為主動控費,主動與服務的數量、服務的質量、老百姓的滿意度、老百姓健康水平的改善以及整個基層服務能力的提昇掛鉤。

  百姓看病將更方便更省錢

  在浙江杭州打工的趙先生,趕回安徽天長老家新街鎮衛生院,做了較復雜的補片疝氣手術,『這裡報銷多,還有市裡專家支持,所以我一發病就想著回來做手術』。當天的手術得到市裡專家的現場技術支持,錢也花得很少。原來,衛生院和市中醫院結成醫療共同體,中醫院給衛生院添置了大量設備,還開通了遠程會診服務,醫共體有化驗、病理中心,送標本給中心即可診斷。中醫院專家逢集便到衛生院出診、查房、培訓。

  王賀勝認為,建設醫聯體能夠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就近就醫。發揮三級公立醫院作用,利用技術幫扶、人纔培養等手段,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健康守門人能力,實現基層首診。同時,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簽約患者可以在醫聯體內便捷地提取和使用健康檔案。鼓勵醫聯體內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等,通過『患者不動,標本動、信息動』的方式,逐步實現『基層檢查,醫院診斷』的模式。

  便捷就醫。推動醫療機構提供更高效、優質的服務。比如,在醫聯體內建立轉診綠色通道,上級醫院對基層轉診患者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同時,為基層就診患者提供便民惠民政策。對部分慢性疾病簽約患者提供不超過2個月用藥量的長處方服務。

  獲得全面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為重點,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同時,由三級公立醫院或者業務能力較強的醫院牽頭,吸引康復醫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加入,讓群眾得到一體化、便利化的從疾病診療到康復和長期護理連續性服務。

  節省醫藥費用。對醫聯體實施醫保打包預付,醫療機構原來的收入變成了成本,可以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制不合理費用,並努力維護群眾健康,讓群眾少生病。另一方面,通過醫保經濟杠杆作用,合理設定報銷水平差距,減少了跨區域的無序流動,也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人民日報》( 2017年04月15日02版)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