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反詐騙中心多方式並用 一年勸阻10.6萬餘人次受騙
2017-04-14 10:37:2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今年4月4日,82歲的市民孫先生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閘北分局民警,稱孫某涉及一起洗錢案,要求他按照電話中的指示匯款且不能與任何人聯系。受到驚嚇的孫先生乖乖照辦,還幾次掛斷他人打進的電話。就在他准備出門匯款時,社區民警登門拜訪。這時孫先生纔意識到,自己遭遇一起電信詐騙。

  去年3月,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試運行以來,便與電信、移動、聯通3家運營商合作,運用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和勸阻潛在的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當孫先生的通話情況出現異常時,勸阻系統便發出預警,將信息反饋給市反詐騙中心。反詐騙中心民警多次聯系孫某未果後,一方面立即尋找其關系人開展電話防阻,另一方面聯系社區民警上門防阻,這纔避免了損失。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支隊長韋健說,有些犯罪分子擔心『上鉤』的被害人經他人提醒發現被騙,常常在長達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內不間斷與其通話,防止其他電話呼入。針對這種情況,中心啟用通信中的『閃信』功能,即使在通話狀態下也能將信息發送至被害人手機上全屏顯示,當事人必須點擊方能關閉提示信息。

  市民馮先生便接到過一個假冒公檢法的詐騙電話。整整一個多小時,電話都沒有掛斷,步步『指導』他到銀行辦理轉賬。

  當他把自己存有7萬元的銀行卡卡號、密碼告知對方後,纔發現手機屏幕上黑底白字顯示著:『[上海市公安局]您接到假冒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或銀行客服等詐騙電話,切勿輕信,有疑問請撥打110諮詢』的字樣。意識到可能受騙的馮先生立刻報警,及時挽回了損失。

  截至今年3月底,反詐騙中心共通過電話、短信、閃信方式成功勸阻10.6萬餘人次。『但我們發現,有些犯罪分子十分狡猾。他們會告訴受害者,如果有自稱是反詐騙中心的警察打電話來,不要相信他們,他們是騙子。』韋健說,這給警方的勸阻工作帶來不小的難題。

  有一次,民警3次撥打一位正在遭遇電信詐騙的老人的電話,均被強硬掛斷。『沒有,我沒有被騙,你們纔是騙子。』無奈之下,民警只好趕往老人家中,見到穿著警服的民警上門,老人這纔恍然大悟。

  警方提醒市民,不論犯罪分子如何偽裝,最終目的都是騙取錢財。但不論是公安民警還是反詐騙中心,都不會讓市民轉賬、點擊某個鏈接或提供銀行卡密碼等信息。『一般情況下,要求轉賬或提供銀行卡密碼的肯定是騙子,不會是民警。市民如果有疑慮,可以掛斷後另行撥打110核實。』見習記者王閑樂

責任編輯:孫嵐